•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T/NAASS 010-2022
    寧夏規模奶牛場設施設備標準化配置技術規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andardized configuration of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for scale dairy farms in Ningxia


    標準號
    T/NAASS 010-2022
    發布
    2022年
    總頁數
    8頁
    發布單位
    中國團體標準
    當前最新
    T/NAASS 010-2022
     
     
    引用標準
    GB/T 26624 GB/T 27622 GB/T 5458 GB/T 8186 NY/T 2203 NY/T 2459
     
     
    本體
    擠奶設備 糞污處理設施
    適用范圍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規模奶牛場 (Scale dairy farms) 指奶牛養殖規模1000 頭以上的奶牛養殖場。小規模養殖場1000 頭~3000 頭、中規模養殖場3001 頭~5000 頭、大規模養殖場5001 頭~10000 頭、超大規模養殖場>10000 頭。 4 奶牛飼喂設施設備 4.1 TMR攪拌機     4.1.1 質量要求 質量按照 NY/T 2203 要求執行。 4.1.2 容積配置 4.1.2.1 攪拌機裝載量占容積70 %~85 %為宜。 4.1.2.2 小型養殖場宜選擇12 m3~24 m3的設備。 4.1.2.3 中型養殖場宜選擇16 m3~24 m3的設備。 4.1.2.4 大型和超大型養殖場宜養殖場宜選擇 28 m3~40 m3的設備。 4.1.2.5 建議至少購置2 臺TMR車,或者購置1臺備用機。 4.1.3 選型 4.1.3.1 應根據牛群規模、牛舍建筑等選擇TMR攪拌機。 4.1.3.2 小型養殖場宜采用牽引式的TMR攪拌車進行配送。每天投料3次,設備每天的工作時間為6 h~8 h。 4.1.3.3 中型和大型養殖場宜采取固定攪拌飼喂系統,配置相應的飼草料配送車輛。 4.1.3.4 超大型建議采取自動中央TMR中心,配備稱重系統、精料庫傳送帶和多臺配發料卡車。 4.2 TMR配套設施設備 4.2.1 飼料攪拌站 4.2.1.1 應位于干草棚和精飼料庫附近。 4.2.1.2 搭建防雨遮陽棚,檐高不低于7 m,棚內面積不低于300 m2,便于機械作業。 4.2.1.3 地面混凝土厚度15 cm~20 cm,內設精飼料原料、飼料添加劑儲存區。 4.2.1.4 配備固定式或移動式TMR制備機、粉塵除塵等設備。 4.2.2 飼料裝載機   養殖場應根據飼養規模配置適宜的裝載機。 4.2.3 撒料機 養殖場應根據飼養規模配置撒料拖拉機。 4.2.4 推料車 應配置不少于3臺25 HP~65 HP動力輸出,經過改造裝有前或后推料板的拖拉機。 4.2.5 青貯取料機 應配置取料機或裝載機取料。 4.3 飲水設備 應在牛舍和運動場邊設加熱型水槽,冬季要求水溫不低于15 ℃,按照每頭牛12 cm ~15 cm 長度配置,水槽寬度40 cm~50 cm,深度20 cm~25 cm,放置高度70 cm~80 cm。 4.4 犢牛飼養設施設備 4.4.1 在距產房較近設置犢牛島/欄,建議按照成母牛存欄數20 %~50%的比例配置犢牛島。犢牛島長 ≥2. m、寬 ≥1.2 m、高 ≥1.4 m,圍欄長 ≥3.0 m、寬≥1.6 m;應具備良好的保溫隔熱功能,應配備精料桶、奶桶和水槽。 注: 犢牛島由箱式牛舍和圍欄組成,一面開放,三面封閉。放置在舍外朝陽、干燥的曠場上,冬暖夏涼。犢牛單欄飼養,便于工人對犢牛和其生活環境的清潔與消毒,避免犢牛間互相吸吮,改善犢牛的生活環境,降低下痢和胃腸炎的發病率。 4.4.2 配套與犢牛喂奶量相匹配的初乳儲藏、檢測以及用于常乳巴殺和飼喂的設施設備。 5 擠奶設備 5.1 規模奶牛場應根據擠奶牛的頭數和預算擠奶班次時長、預計奶量、乳房健康狀況和經濟狀況等科學選擇適宜的魚骨式、并列式、轉盤式擠奶機及儲奶設備,詳見附錄A。      5.2 擠奶機的材質、設計、結構、安裝以及質量按照 GB/T 8186、NY/T 2459 執行。 5.3 擠奶廳應設立專門的洗消間,配備洗衣機、烘干機及擦乳頭紙。 5.4 待擠區最遠端處設置蹄浴池。 5.5 配備專用奶罐運輸車,車輛應取得當地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核發的生鮮乳準運證明。 6 環境控制設備   6.1 環境監控系統 應在牛舍內配置溫濕度智能控制設備,每天測定牛舍內的溫濕度。 6.2 環境控制設施設備 6.2.1 自然通風 牛舍屋頂形式對自然通風效果影響較大,推薦屋頂坡度在4∶12到6∶12之間最為有效,至少是3∶12。 6.2.2 風扇 6.2.2.1 在采食通道站牛位上方距采食通道不低于2.6 m,每6 m安裝1臺內徑1 m~1.25 m風扇;頭對頭臥床上方1.6 m~2.6 m,每6 m安裝2臺內徑1 m~1.25 m風扇;單列臥床中間固定立柱臥牛側上方1.6 m~2.6 m,每6 m安裝1臺內徑1m~1.25 m,或者每間隔18 m安裝1臺直徑 >2 m的風扇。 6.2.2.2 在待擠廳前2/3處和待擠廳回牛通道上方,內徑1 m~1.25 m,密度不低于9 m2/臺,(間距:橫向1.5 m、縱向6 m或橫向3 m、縱向3 m);或者直徑≥2 m風扇,密度不低于36 m2/臺,(間距:橫向6 m、縱向6 m),高度高于趕牛器、清糞車20 cm處,角度20°~30°。 6.2.2.3 產房風扇9 m2/臺,與待擠廳一致。 6.2.3 噴淋噴霧   6.2.3.1 牛舍采食道噴淋使用180°噴頭,安裝高度為從噴淋管道底端至主糞道1.9 m,每個噴頭間距1.8 m,間歇性噴淋使用。 6.2.3.2 待擠廳噴淋使用360°噴頭,安裝高度需高于趕牛器或清糞設施20cm~30cm,每個噴頭間距為1.5 m,間歇性噴淋。 6.2.3.3 噴淋設施要選擇大水滴噴頭(直徑2 mm 左右),能透過被毛打濕牛體表皮,在風扇下方安裝噴霧系統,根據環境溫度,間歇噴作使用。 7 糞污處理設施設備 7.1 糞污收集 7.1.1 規模養殖場清糞有鏟車清糞、刮糞板清糞、水沖清糞、漏縫地板、吸糞車等方式。 7.1.2 中小型養殖場宜采用漏縫地板或鏟車清糞,將鏟車、拖拉機改裝成清糞鏟車,或者購買專用清糞車輛、小型裝載機進行清糞。 7.1.3 中型和大型養殖場宜采用刮糞板、吸糞車清糞,刮糞板按200頭/套進行配置。同時應配置清糞鏟車。 7.1.4 奶牛場的排水管路應實行雨污分離。 7.1.5 應在擠奶廳旁邊修建一個暫存水池,配備外排系統,用于存儲沖洗擠奶廳的糞便及清洗設備的水,經沉淀后上清液用于沖洗待擠區。 7.2 糞污處理 7.2.1 固液分離 —— 中小型養殖場宜選擇固液分離,固體部分可作堆肥處理或作墊料回床。污水進入氧化塘經發酵用于農田灌溉。 —— 固液分離分為鏡面分離擠壓、螺旋擠壓、滾筒式擠壓和螺旋擠壓增溫殺菌等技術,規模養殖場可根據需求配置。中小型養殖場可配置不少于2 套~3套鏡面擠壓設施設備,大型養殖場宜選擇不少于4套鏡面分離擠壓設施設備或不少于10套螺旋式擠壓設施設備。 —— 糞便堆放、液態污水貯存等設施設計建設、容積等應符合 GB/T27622 、 GB/T26624 和農業部辦公廳《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范(試行)》的要求。 7.2.2 厭氧發酵與沼氣利用 —— 大型養殖場宜選擇沼氣工程,污水和部分固體進行厭氧發酵、氧化塘等處理,將沼渣沼液作為有機肥料進行農田利用。 —— 發酵原料預處理主要設施包括料液的收集與輸送管道(渠)、格柵、沉砂池、調節池(調配)、集料池、固液分離設施、熱交換器、水泵等。 —— 沼氣生產主要設施是厭氧反應器。厭氧工藝有全混合厭氧工藝、升流式固體厭氧反應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和厭氧折流反應器等。 —— 沼氣凈化和貯存主要設施有沼氣的脫水裝置、脫硫裝置、過濾器等,以及低壓濕式貯氣、低壓干式貯氣等。 —— 沼氣利用主要設施有發電機組、集中供暖、供熱、沼氣鍋爐等。應設置應急燃燒器,禁止直接排放。 8 奶牛保健與良繁設施設備 8.1 奶牛保健 規模養殖場應配置修蹄設備(不少于2 臺)、旋轉牛體刷、另外還需要配備耳標、稱重、體尺體高測量器械等。 8.2 良繁設施設備 規模養殖場應配置配種套箱、液氮罐,液氮罐應符合 GB/T 5458 規定。 8.3  奶牛行為智能監控系統    規模養殖場應根據牛群規模配置項圈、腳環、電子耳標等,對奶牛基本運動行為、發情、呼吸、反芻、跛行等牛只信息進行監測。 9 其他設施設備 9.1 稱重設施設備 規模養殖場應設置飼草料地磅、鮮奶地磅及牛體稱重稱重設備,定期對計量設備進行校驗。  9.2 消毒設備 9.2.1 奶牛場區入口處和生產區入口處設立消毒池,牛舍周圍環境每周進行1次消毒。 9.2.2 牛舍定期高壓水槍沖洗,并進行噴霧消毒。 9.2.3 定期對飼喂用具、料槽、飼料車等用具清洗消毒。 9.2.4 對人員道通設置噴霧器或消毒腳墊進行消毒。 9.3 電力配置 根據用電負荷配置相應的變電、配電設備,并配置應急發電機組。  9.4 電子監控 在出入口、擠奶廳、運動場、牛舍等關鍵部位安裝電子監控設備。  附錄A (資料性) 不同規模養殖場擠奶設備配置 A.1 不同規模養殖場擠奶設備配置。 見表A.1。 表A.1 不同規模養殖場擠奶設備配置 項目 設備配置 小規模 中規模 大規模 大 擠 奶 廳  轉盤擠奶機 40位1 臺 80 位1 臺 80 位2 臺  并列式擠奶機 或2*28 位1 臺    奶倉 30 t 2 臺 40 t 2 臺 60 t 2 臺  制冷機組 高產泌乳牛圈每小時最高流量計算制冷機的制冷能力,同時考慮極端天氣影響。  熱水方案 滿足設備清洗要求的用水量,80℃以上的熱水,配備相應的軟化水裝置 產 后 牛 舍 魚骨擠奶機 2*10 位2 臺    并列式擠奶機  2*12 位1 臺 2*16 位或2*24 位1 臺  制冷罐 3 t 2 個 5t 2 個~3 個 5 t 3 個~5 個  初乳巴殺機 4 盒初乳巴殺機1 臺 4 盒初乳巴殺機 2 臺~3 臺 4 盒初乳巴殺機3臺 ~5 臺  常乳巴殺機 500 Kg 2 臺~3 臺。 500 Kg 3 臺~5臺 500 Kg 不少于5臺   參考文獻 [1]《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范(試行)》  
    術語描述
    規模奶牛場
    Scale dairy farms
    指奶牛養殖規模1000頭以上的奶牛養殖場,分為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和超大規模。

    T/NAASS 010-2022 中提到的儀器設備

    TMR攪拌機

    根據養殖場規模選擇適合的容量(如12 m3~40 m3)
    用于混合全混合日糧,配備備用設備以確保連續作業。
    擠奶機

    魚骨式、并列式或轉盤式
    用于自動化擠奶,符合GB/T 8186和NY/T 2459標準。
    環境監控系統

    溫濕度智能控制設備
    監測牛舍內的溫度和濕度,確保適宜的生長環境。

    專題


    T/NAASS 010-2022相似標準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7-07 09:44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