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括,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性傳染病、職業性腫瘤、其他職業病。職業病的致病因素分為六大類。粉塵、化學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其他因素,如金屬煙、井下不良作業條件等。...
有毒物質中毒化學物質進入到人體內達到中毒劑量后會引起組織或器官損害,根據暴露的毒物的毒性、劑量和時間,分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常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不及時治療常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嚴重者危及生命[2]。...
臨床表現方面,明確重癥患者嚴重者除了“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外,還可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實驗室檢查,強調“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盡可能留取痰液,實施氣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采集后盡快送檢”。 ...
“血漿脂蛋白亞類、代謝和氨基酸定量數據的綜合NMR-MS模型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多器官病理特征“利用核磁共振代謝分析系統和液相色譜-質譜進行代謝表型分析已用于表征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冠狀2號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對人血漿代謝的影響。對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的有癥狀患者(樣本量:17)的血液樣本進行了代謝分析,包括關鍵的脂質和蛋白質定量,并與年齡和性別匹配的健康對照組(樣本量:25)進行了比較。...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