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干細胞和iP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全能性的特性,這類細胞對再生醫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但這些特性是由轉錄因子和表觀遺傳調控基因的復雜相互作用控制的。同濟大學康九紅博士等就microRNAs和long ncRNAs對胚胎干細胞和iPSCs的影響進行了綜述,為研究多能干細胞的治療潛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
從iPSCs誘導分化而來的多巴能神經元、運動神經元、astrocytes, microglia和oligodendrocytes在大動物和臨床試驗中用于治療多發性硬化癥(mul-tiple sclerosis)、阿爾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綜合征脊髓損傷等神經損傷和神經退行性疾病[107]。...
Craig Venter研究所(JCVI)的科學家帶領的一項新研究證明,制備多潛能干細胞供臨床使用的行為,不太可能將致癌基因突變傳遞給患者。這項研究發表于2016年2月19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是在快速發展的干細胞治療領域中評估患者安全的重要一步。 這項新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在人類患者中使用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s)的安全性。...
在此過程中,全基因組和印記基因甲基化狀態也同時最終誘導的SSC-iPSCs無論全局DNA甲基化還是印記狀態都發生了整體重建,使SSCs這種成體干細胞完全重編程為具有完整發育潛能的多能干細胞獲得了類似于ESCs的表觀遺傳特征。...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