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較高的氧利用率,這是由于填料促使氣水連續碰撞所致,操作方便。缺點是一次性投資高,對進水油濃度適應性較差,進水油濃度嚴格控制在20mg/l以下。容積負荷小,處理深度低。一般情況下作為兩級生物處理的一級。 活性污泥法設備簡單,投資省,容積負荷和處理深度都較高,對進水的油濃度適應性比膜法強,可控制在30mg/l。由于池內沒裝填料,所以維護方便。...
生物選擇區在高污泥濃度和新鮮進水條件下具有釋放磷的作用,兼性區可以進一步促進磷的釋放和反硝化作用,如果要求系統達到一定的脫氮除磷目的,主反應區需對應進行缺氧、厭氧、好氧環境設計,系統的反硝化反應除了在兼性區進行外,在沉淀和潷水階段的污泥層中也觀察到很高的水平,同時還可以控制好氧階段的溶解氧水平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
水解和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兩個階段,但不同的工藝水解酸化的處理目的不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將原有廢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性有機物,特別是工業廢水,主要將其中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續的好氧處理。...
預反應區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淀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