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部分:原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長范圍內測定物質的吸光度,用于鑒別、雜質檢查和定量測定的方法。當光穿過被測物質溶液時,物質對光的吸收程度隨光的波長不同而變化。因此,通過測定物質在不同波長處的吸光度,并繪制其吸光度與波長的關系圖即得被測物質的吸收光譜。從吸收光譜中,可以確定最大吸收波長;λmax和最小吸收波長λmin。物質的吸收光譜具有與其結構相關的特征性。...
(2)取本品,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附錄Ⅳ A)測定,在286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3)取本品1ml,加稀硝酸使成酸性,加硝酸銀試液,即產生白色渾濁,并能在氨試液中溶解。 檢查: pH值 應為3.0-5.5(附錄Ⅵ H)。 其他 應符合注射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B)。...
(1)取本品,用甲醇制成每l mL中含2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附錄Ⅳ A )測定,在290 nm 與319 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2)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396圖)一致。 (3)本品的水溶液顯氯化物的鑒別反應(附錄Ⅲ)。...
(1)取本品,用甲醇制成每l mL中含2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附錄Ⅳ A )測定,在290 nm 與319 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2)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396圖)一致。 (3)本品的水溶液顯氯化物的鑒別反應(附錄Ⅲ)。...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