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T/GZHG 023-2022
    聚乙烯(改性無水磷石膏)雙波峰增強排水管

    Polyethylene (modified anhydrous phosphogypsum) double peak reinforced drainage pipe


    標準號
    T/GZHG 023-2022
    發布
    2022年
    發布單位
    中國團體標準
    當前最新
    T/GZHG 023-2022
     
     
    適用范圍
    5技術要求 5.1  原材料要求 改性材料中添加的磷石膏為無水磷石膏,無水磷石膏的添加量(質量分數)大于8%,細度為800目,無水磷石膏各項性能符合T/GZHG 026-2020的規定。 5.2 顏色 管材內外層各自的顏色應均勻一致,顏色一般為綠色,可供需雙方商定。 5.3外觀 管材內外壁應光滑、平整,不允許有氣泡、裂口、明顯痕紋、凹陷及分解變色線,不允許有通氣槽。套管端面應切割平整并與軸線垂直。 5.4  長度 管材長度一般為6m,也可由供需雙方商定。管材長度應包含承口部分長度。管材長度不允許有負偏差。 5.5 尺寸 管材尺寸符合表1的要求。 表  1管材尺寸 單位:mm 公稱內徑 DN/ID 最小平均內徑 dim,min 最小層壓壁厚 e1min 內層壁厚 e 最小接合長度 Amin 最小“U”形凹槽深度Hmin 最小承口壁厚 e 2 200 195 2.0 1.1 60 3.0 2.5 300 294 2.5 1.7 69 5.0 3.0 400 392 3.0 2.3 77 6.0 3.5 500 490 3.5 3.0 85 8.0 4.0 600 588 4.0 3.5 96 10.0 4.0 800 785 4.5 4.5 118 12.0 5.5 1000 985 6.0 5.0 140 14.0 6.0 1200 1185 8.0 5.0 162 16.0 6.0 1500 1485 8.0 5.0 178 18.0 6.0 5.6  分類 管材按環剛度分類,見表2。 表2    公稱環剛度等級 等級 SN8 SN10 SN12.5 環剛度/( kN/m2) 8 10 12.5 5.7物理力學性能 5.7.1聚乙烯(無水磷石膏)復合改性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  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 序號 項目 單位 指標 試驗方法 1 拉伸強度 MPa ≥20.7 6.4.1 2 彎曲模量 MPa ≥800 6.4.2 3 MFR(熔體質量流動速率) g/10min ≤3 6.4.3 5.7.2  管材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4的規定。 表4 管材的物理力學性能 序號 項目 單位 指標 試驗方法 1 環剛度 SN8 kN/㎡ ≥8 6.4.4   SN10  ≥10    SN12.5  ≥12.5  2 落錘沖擊試驗 — 10/10通過 6.4.5 3 環柔性 — 試樣圓滑,無反向彎曲,無破裂,兩壁無脫開 6.4.6 4 烘箱試驗 — 無氣泡、無分層、無開裂 6.4.7 5 蠕變比率 % ≤4 6.4.8 6 OIT氧化誘導時間 min ≥20 6.4.9 6試驗方法 6.1  狀態調節和試驗環境 除有特殊規定外,試樣按照GB/T 2918-2018的規定,在(23±2)℃條件下對試樣進行調節和試驗,狀態調節時間不應少于24h;內徑公稱尺寸大于600mm的管材,狀態調節時間不應少于48h. 6.2  外觀檢查 目視檢查,內部可用光源照看。 6.3  尺寸測量 6.3.1有效長度 按照GB/T 8806-2008的規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5mm的卷尺測量管材的有效長度。 6.3.2平均內徑 按照GB/T 8806-2008的規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測值0.1%的量具分別測量管材同一斷面相互垂直的兩內徑,以兩內徑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管材的平均內徑。 6.3.3壁厚 按照GB/T 8806-2008的規定,將管材沿圓周進行不少于4等份的均分,測量層壓壁厚、內層壁厚,承口壁厚,讀取最小值。 6.3.4“U”形凹槽深度 按照GB/T 8806-2008的規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測值0.1%的卡尺或深度尺,測量“U”形凹槽處深度,讀取最小值。 6.3.5接合長度 按照GB/T 8806-2008的規定,按圖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測量接合長度。 6.3.6承口平均內徑 按照GB/T 8806-2008的規定,按圖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測量承口相互垂直的兩內徑,以兩內徑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6.4  物理力學性能 6.4.1拉伸強度 沿軸向按標準 GB/T 1040.2-2006取啞鈴型試樣,按標準 GB/T1040.2-2006的方法進行測試。 6.4.2彎曲模量 試樣尺寸:沿軸向取長為80mm,寬10mm。按GB/T9341-2008方法測定。 6.4.3熔體質量流動速率 按GB/T3682.1-2018測定,試驗溫度190℃,砝碼5公斤。 6.4.4環剛度 按GB/T 9647-2015?測定,取樣時切割點應在波谷的中間。 6.4.5落錘沖擊試驗 試驗按GB/T 14152-2001規定進行,取10個試樣進行測定,每個試樣沖擊一次,試驗溫度(0±1)℃。落錘質量和沖擊高度見表5。 表5  落錘沖擊試驗條件 內徑/mm 落錘重量/kg 落下高度/mm d<500 2.5 1000 d≥500 3.2 2000 用肉眼觀察,試驗經沖擊后產生裂紋、裂縫或試樣破碎判為試樣破壞,10個試樣檢測后未見裂紋、裂縫或試樣,則為合格產品。 6.4.6環柔性 6.4.6.1  試樣 從一根管材上取300±20mm長的管材三段,兩端應與軸線垂直切平。 6.4.6.2  試驗步驟 試驗按GB/T 9647-2015進行,試驗壓力應連續增加。當試樣在垂直方向外徑變形量為原外徑的30%立即卸荷,觀察試樣的內壁是否保持圓滑,內壁無反向彎曲,是否破裂,兩壁是否脫開。 6.4.7烘箱試驗 6.4.7.1  試樣 取300±20mm長的管材三段,對公稱外徑≤400mm的管材,沿軸向切成2個大小相同的試樣;對外徑>400mm的管材,沿軸向切成4個大小相同的試樣。 6.4.7.1  試驗步驟 將烘箱溫度設定為110±2℃,溫度達到后,將試樣放置在烘箱內,使其不相互接觸且不與烘箱四壁接觸。當層壓壁厚e≤8mm時,在110±2℃下放置30min;當層壓壁厚e>8mm時,在同樣溫度下放置60min,取出時不可使其變形或損壞它們,冷卻至室溫后觀察,試樣出現分層、開裂或起泡為試樣不合格。 6.4.8蠕變比率 試驗按GB/T 18042-2000的規定進行,試驗溫度為23±2℃,計算并外推至兩年的蠕變比率。 6.4.9氧化誘導時間(OIT) 試驗按GB/T 19466.6-2009的規定測試,試驗溫度200℃,分別取管材外壁和內壁樣,測試由于試樣氧化而引起的DTA曲線(差熱譜)的變化,并獲得氧化誘導時間(OIT),以評定塑料的防熱老化性能。

    專題


    T/GZHG 023-2022相似標準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1-23 11:36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