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T/DEFA 001-2024
    大棚吊袋栽培黑木耳子實體技術規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ng black fungus fruiting bodies in greenhouse hanging bags


    標準號
    T/DEFA 001-2024
    發布
    2024年
    發布單位
    中國團體標準
    當前最新
    T/DEFA 001-2024
     
     
    適用范圍
    4  棚室環境 4.1  建棚場地 建棚場地應選擇遠離工業污染源及距公里主干路以及河道300m以上的地塊,土地標準符合GB 15618的規定,并具備通風良好,空氣質量符合GB 3095的規定,靠近優良水源,水質符合GB 5749規定的地塊。 4.2  大棚尺寸 棚寬10m,棚高4.0m,橫梁高度2.4m,棚長40m。 4.3  大棚走向 大棚要順風走向,南北為宜。 4.4  大棚結構 外部結構符合JB/T 10594的規定,內部結構橫梁兩端與棚骨架在棚肩處連接,立柱與地面-橫梁-棚骨架連接,立柱間距2m,均勻分布;兩根吊袋鋼管為一組,順棚走向,間距0.3m,作業道0.7m;棚骨架間距1~1.2m,棚肩和下部40cm處設有兩道壓棚條,加固大棚膜。立柱下設有預埋件,另設地錨和壓棚繩。棚兩頭分別設兩扇或四扇門,門上居中設有通風窗。塑料棚膜符合GB/T 4455的規定,塑料棚膜外部覆蓋遮陽率85%~90%的平織遮陽網,遮陽網符合QB/T 2000的規定。 4.5  棚內設施 吊袋繩、水管、微噴頭、溫濕度計等。噴頭處于掛袋橫梁上方。 4.6  棚內衛生     大棚使用前清理雜物,地面保持清潔、通風日曬。 5  吊袋栽培工藝流程 搬運入棚→菌絲復壯→刺孔→封口管理→吊袋→催芽管理→耳片生長期管理→采收晾曬→轉茬管理→儲存 6  吊袋栽培 6.1  搬運入棚     入棚前地面鋪設防寒材料草簾,棉氈等。一般在春季3~4月,挑選外表無破損、無污染菌袋,待棚室內地面化凍60cm以上、氣溫穩定在-3℃以上時進行,搬運時輕拿輕放。搬運入棚立馬碼垛,菌袋垛2~4行,4~5層高擺放在防寒材料上。 6.2  菌絲復壯 放置7~10天,期間倒垛(上下對倒)1~2次,菌袋內溫度控制在5℃~25℃,待菌絲充分復壯變白。 6.3  刺孔 待菌袋按壓有彈性,袋料充分貼合,菌絲復壯變白后進行。用刺孔機進行刺孔,刺孔的形狀有“O”、“/”型等。孔徑在0.4~0.6cm之間,孔間距2~3cm,成“品”字型分布,每袋刺孔180±20個。刺孔深度以0.8cm為宜。 6.4  封口管理 將刺好孔的菌袋重新按6.1碼好垛,袋上加蓋塑料和草簾,增濕保溫,菌袋周圍空氣濕度控制在80%左右,溫度控制在15℃~22℃,每天通風1~2次,每次30分鐘。4~5天倒垛一次,重復操作管理5~7天左右即可封口。 6.5  吊袋 當孔眼封口后即可進行吊袋。吊袋方式主要有“單鉤雙線”和“三線腳扣”兩種。吊袋時,掛繩底端打結,從下向上,菌袋口向下,每掛一袋放置一回形掛鉤或三線腳扣,每串7個,繩間距20cm,最底部菌袋應距地面30cm以上。 6.6  催芽管理      菌袋吊袋后3~4天不可以澆水,溫度要靠遮陽網和塑料薄膜調節,溫度控制在20~25℃,棚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5%~80%,待3~4天菌絲恢復變白后即可澆水,每天進行間歇澆水,濕度達到85%以上,切忌澆大水,以保濕為主,每天通風1~2次,持續7~10天,即可形成原基。 6.7  耳片生長期管理 原基逐漸膨大,邊緣分化出耳片,并逐漸向外伸展。這階段應逐漸加大澆水量,當氣溫低于15℃時少澆水,高于25℃時不能澆水,氣溫在18℃~24℃時適宜澆水,使空氣相對濕度始終保持在90%以上。采取間歇澆水,澆水10min左右,停水1-2h觀察耳片展片情況,重復4~5次。正常情況下,噴水后通風,每天通風4~5次,外界溫度高時早晚通風,溫度低時中午通風,嚴防高溫高濕。 7  采收晾曬 當耳片舒展、邊緣起褶變薄,直徑3~4cm,耳根收縮變細,耳片腹面尚未形成大量孢子時,木耳即已成熟,應選擇晴天集中人力及時采摘。采收前應停水2~3天,待耳根收縮、耳片略有收攏但未完全干縮時采摘,采摘木耳時應采大留小、分批次采收。 采用網架晾曬,一般400m2大棚配備150m2以上晾曬架。晾曬時,木耳堆積厚度在3~4cm,期間防止雨淋,耳片干透后及時收儲。 8  轉茬管理 采摘后的菌袋應曬2~3天后再重復6.7操作進行澆水管理,并準備采收下一茬耳。 9  病蟲害防治 防治病蟲害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盡量避免使用化學農藥,必要時,用藥品種、用藥量和用藥時期應符合NY/T393的要求,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10  儲存 應符合GB/T 6192的規定。采用塑料編織袋盛裝木耳,儲存應選擇避光、清潔、陰涼、干燥、無異味的環境,不要放置在培養室內,并注意防霉、防蟲、防鼠。 11  檔案管理     建立棚室吊袋黑木耳生產檔案,包括栽培場地環境、棚室管理、采收晾曬、儲存等生產過程的記錄。

    T/DEFA 001-2024相似標準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