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規范是我國用于指導和規范傳統中醫臍療法在治未病應用中的規范性文件。編寫和頒布本規范的目的在于為各級各類醫院及保健機構提供臍療法治未病技術臨床操作的規范,指導相關醫師及保健人員正確使用中醫臍療法防治疾病,使中醫臍療法應用更加規范化、更具安全性,更好地為廣大民眾的健康服務。
本規范是根據中醫臍療法的臨床優勢,針對特定臨床情況,參照古代文獻、名醫經驗以及現代最佳臨床研究證據,結合受術者價值觀和意愿,系統研制的幫助臨床醫生和受術者做出恰當選擇的指導性意見。
本規范制定的總體思路是:在中醫臍療法治未病實踐與臨床研究的基礎上,遵循循證醫學的理念與方法,將國際公認的證據質量評價與推薦方案分級的規范與古代文獻證據、名老中醫專家臨床證據相結合,形成標準初稿,并將臨床研究證據與大范圍專家共識性意見相結合,制定出能確保臍療操作規范,具有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能夠有效指導臨床實踐的指導性意見。
本規范推薦方案的證據等級主要采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推薦的GRADE (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系統,即推薦分級的評價、制定與評估的系統,其中推薦等級分為強推薦與弱推薦兩級。強推薦的方案是估計變化可能性較小、個性化程度低的方案,而弱推薦方案則是估計變化可能較大、個性化程度高、受術者價值觀差異大的方案。對于臍療法在治未病應用中,缺乏隨機對照臨床研究證據或文獻支持的疾病預防推薦方案,因此采用2001年國際感染論壇(ISF)提出的Delphi分級標準。本規范推薦方案僅將目前獲取到的最新證據以附件形式列在操作規范后面,供本規范使用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