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不確定度可能來源于以下幾方面:對被測量的定義不完整或不完善;實施被測量定義的方法不理想;取樣的代表性不夠;對測量過程受環境影響的認識不周全,或對環境條件的測量與控制不完善;對模擬儀器的讀數存在人為偏差;測量儀器的分辨力或鑒別力不夠;賦予計量標準值和參考物質(標準物質)值不準;引用于數據計算的常量和其它參量不準;測量方法和測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在表面上看來完全相同的條件下,被測量重復觀測值的變化...
使用一種閥門切換系統,對環境(入口)和腔室(出口)空氣進行二次采樣。對于特定的分支袋取樣,在一次出口測量(持續110s)之前和之后進行兩次入口測量(持續80s)。激光光譜儀在1赫茲下工作,測量值平均為5秒的記錄間隔。...
在參考實驗室,對樣品的無限多次測量的情況下,如果消除了所有已知的系統誤差后,那么留下來的指示測量中的不精密度,即隨機誤差。按照樣本均值標準誤差可以估計出該均值的分布離散性,也即該值的不確定度的大小。???????若一定要對臨床實驗室的單詞檢測就發出報告的做法度量不確定度,那么就是我們熟悉的在該值下具有的2s水平的隨機誤差估計量。...
對參照物(reference)的注解是測量單位(如m、kg、s等)、參考程序或參考物質。由此可見,在量值傳遞/溯源的過程中,測量不確定度扮演了關鍵角色。如果我們對測量不確定度有了估計,那么在比較兩個量值間的統計學差異時(如與參考樣本進行比對),可利用下列公式判斷。當|En|≤1時,無顯著差別。...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