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引用DB22/T 2634-2017 玉米高產高效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 的標準
增密種植是國內外玉米實現高產高效的重要途徑,然而密度增加以后,植株生長不整齊、倒伏、早衰等問題接踵而至,成為生產中必須要解決的難題和玉米科學家一直探索的領域。 經過十多年不懈探索,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李少昆研究員帶領的創新團隊,集成創新了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綠色生產技術體系。...
日前,記者從于湖北襄陽召開的油菜—玉米周年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模式示范現場會上了解到,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聯合華東農大等多家單位,集成了油菜—玉米輪作周年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并通過采用機械化、輕簡化、集成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示范,實現了糧油兼豐、綠色高效的目標。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所長、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王漢中介紹說,油菜是我國第四大農作物,占國產油料作物產油量的55%以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栽培生理創新團隊研發的“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玉米免耕種植技術”和“玉米條帶耕作密植高產技術”3項成果共同入選農業農村部2019年農業主推技術。 ...
同時,研究人員以密植高產、精量點播、機械施肥、機械打藥、秸稈還田、機械粒收等一批關鍵技術為核心,集成了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實現了高產高效協同。 傳統的玉米種植方式對水分和肥料需求較大,如何以更少的水、肥實現更高的產量,也是科研人員關注的重點。...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