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他向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201(表面化學分析技術委員會)提出了“掃描探針顯微鏡漂移速率測量方法標準”的提案,目的是要將SPM工作時納米/秒的漂移大小和方向測量出來,以規范這類儀器的使用方法。2007年該提案正式立項,黃文浩教授被指定為該項目工作組的召集人。經過四年多的努力,SPM漂移測量方法標準的最終草案于2011年經全體成員國投票后順利通過,并于2012年正式發布。 ...
提出一種靜電力顯微鏡測量表面電勢的方法,解決了開爾文力顯微鏡表面電勢測量范圍有限的問題。該方法的優點在于: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情況下,表面電勢能的測量范圍增加了;使得靜電力顯微鏡(EFM)的相角測量和表面勢能測量功能在同一個工作模式下進行,減少了探針起落容易引起的漂移、定位不準等問題;通過數學擬和得到特征曲線參數,在表面勢較大時,可以估算出表面勢大小。...
就測量表面形貌而言,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AFM,Atomforcemicroscope)zui為人們熟悉和掌握。掃描探針顯微測量方法是掃描測量,zui終給出的是整個被測區域上的表面形貌。SPM測量精度高,縱向及橫向分辨率達原子量級,但是其測量范圍較窄,同時操作較復雜。因此SPM常適合于測量結構單元在nm量級、測量區域為m量級的微結構。...
就測量表面形貌而言,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AFM,Atomforcemicroscope)最為人們熟悉和掌握。掃描探針顯微測量方法是掃描測量,最終給出的是整個被測區域上的表面形貌。SPM測量精度高,縱向及橫向分辨率達原子量級,但是其測量范圍較窄,同時操作較復雜。因此SPM常適合于測量結構單元在nm量級、測量區域為m量級的微結構。...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