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G75-15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2015-11-01。
ASTM G75-15在國際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17.040.20 表面特征。
1.1 該測試方法涵蓋單一實驗室程序,可用于開發數據,從中得出任何漿料的相對磨蝕性(米勒數)或不同材料對不同漿料磨蝕性的響應(SAR數),可以確定。 1.2 通過此程序獲得的測試數據用于計算與重復的標準形狀 278201;% 鉻鐵磨損塊在感興趣的漿料中運行一段時間時的質量損失率相關的數字(米勒數),或計算與任何感興趣材料的重復標準形狀磨損樣本在任何感興趣的漿料中運行一段時間后的質量損失率(轉換為體積損失)相關的數字(SAR 數) )。 1.3 對于 SAR 值測試的測試樣本上的成品平坦磨損表面的要求可能會妨礙應用薄(0.051 至 0.127 毫米)、硬、耐磨涂層不允許進行表面精加工的程序。 SAR 數測試的總持續時間為 6 小時,可能無法建立未完工表面一致的質量損失率。
1.4 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應用領域:陶瓷漿料、電子漿料、導電油墨、碳基油墨、銅-鉑鹵菁、銀漿、燃料電池、催化劑、炭黑、碳納米管、納米石墨、石墨烯等材料及制藥領域。可進行連續流動測定或在線測定...
我國涉及電池材料的國家標準(GB/T 30835-2014、GB/T 30836-2014和 GB/T 24533-2009)規定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儀進行測定,但是根據修正后的國家標準 GB/T 19077-2016,激光粒度儀只適合于球形電池原料的檢測,測試體系為透光的懸浮液,一般顆粒濃度極低(小于0.1%),以避免多重散射造成的誤差。...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