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廠環境監測技術規范》(DL 414-1991)是由中國電力行業制定的一項行業標準,于1991年12月02日發布,并于1992年04月0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主要針對火電廠的環境監測工作,旨在規范火電廠在運行過程中對環境影響的監測技術和方法。
該標準詳細規定了火電廠環境監測的內容、監測項目、監測方法、監測頻率以及監測數據的處理與報告要求。監測內容包括大氣污染物排放、廢水排放、噪聲污染、固體廢物處理等方面。標準還強調了監測設備的選型、安裝、校準和維護要求,以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火電廠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的實施,有助于提高火電廠環境監測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促進火電廠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時,該標準也為監管部門提供了科學依據,便于對火電廠的環境影響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
***此介紹可能不準確,請注意參考原文。
、垃圾焚燒、燃煤煙氣治理技術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電廠群。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自動化、成套化、智能化進步顯著。我國形成了全鏈條的環保產業體系,涵蓋了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的技術研發、裝備制造、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投資運營、綜合咨詢等環節。目前,環保產業體系正在向低碳、綠色...
火電廠用的煤炭質量對鍋爐設計和生產過程都是重要的基本依據。?燃料煤的特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煤特性,二是灰特性。 ? ? ? ??煤特性指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固定碳、元素含量(碳、氫、氧、氮、硫)、發熱量、著火溫度、可磨性、粒度等。這些指標與燃燒、加工(例如磨成煤粉)、輸送和儲存有直接關系...
環保壓力的逐步加碼,以及煤炭價格的持續低迷,導致火電廠用煤的策略正悄然發生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電廠選擇低硫量、低灰分的煤種時變得更加底氣十足,甚至越來越多的電廠加快“煤改氣”進度,控制煤炭消耗,干脆讓煤炭出局。 區域控煤減煤力度空前 為配合大氣污染治理,我國對電廠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得愈加嚴格...
環境保護部于近日發布了《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以加強火電廠大氣、水、噪聲、固體廢物等各類污染物的系統性污染防治,推動火電廠各環節環保工作相互協調的環境管理模式,促進火電行業健康發展。日前,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就這一技術政策的有關問題及如何理解、貫徹這一技術政策,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1-11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