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復雜的多維成分空間中,傳統試錯法的材料研究方法已難以滿足現代工業快速發展對新材料研發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發展新的高通量方法來加速高性能高溫合金的設計和篩選。 高通量材料制備技術,如擴散多元節(DM)和增材制造(AM),已廣泛用于研究和開發多組元結構材料,包括成分復雜的鎳基高溫合金。...
多年來,非晶合金的開發始終停留在傳統的“試錯法”階段,探索過程低效、漫長,致使非晶合金的材料創新面臨重大挑戰和瓶頸。 材料基因工程是近年來以加速材料研究和材料探索為主要目標的新理念,其中的高通量實驗是在海量樣品中直接優選新材料、獲取實驗大數據的基本手段。...
該項目面向精密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等領域對合金表面高性能硬質涂層的重大科技共性需求,針對高承載磨損、寬溫域交變應力、沖擊疲勞和沖蝕磨損等嚴苛服役環境,圍繞PVD高強韌涂層“材料設計-制備技術-沉積裝備-評價技術-示范應用”進行全鏈條研發,重點研究材料基因工程高通量優化篩選技術、高通量涂層沉積技術與裝備、涂層高效精確表征技術與裝備,建立涂層設計-制備-表征平臺與數據庫,實現涂層性能評價、示范應用及技術標準化...
4、合金相圖分析 采用電子探針檢測合金相圖常見的有兩種方法: 一是稱擴散偶法,利用了兩種金屬或合金產出擴散偶,升溫一段時間后退火,測量不同物質的濃度曲線,得到二元或者三元系的等溫截面,也可利用三種濃度較純的金屬制成“品”字形的擴散偶測量其三元系相圖; 二是退火淬火法,將多種相位共存的樣品放在一起,升溫一段時間后退火,使合成物達到平衡后實施淬火,隨后利用電子探針測量混雜物各相的成分,并繪制該溫度下的等溫截面...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