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總站生態環境監測計量中心近年來聚焦固定源碳排放監測量值溯源工作,初步梳理構建“固定排放源CO2排放量監測量傳體系”,對煙氣CO2濃度、流量、濕度等參數提出了明確的量值溯源路線。旨在健全固定源溫室氣體監測量值溯源體系,形成總站自主的煙氣流量/流速與濕度的現場校準能力,提升總站的碳計量現代化水平,保證雙碳戰略“胸中有真數”。...
據了解,《技術規范》規定了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的具體要求和內容,包括監測方案的制定、監測條件的準備和對污染源的工況要求等,增加了《固定污染源廢氣 氮氧化物的測定 非分散紅外法吸收法》等方法內容,明確了采樣頻次和采樣時間的要求,補充了廢氣凈化裝置性能測試的內容,對廢氣污染源監測的各個環節制定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方面的要求。 ...
作為超低排放相關標準參與起草及驗證單位,青島嶗山應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嶗應”)先后參與了環境保護部《固定污染源廢 氣 低濃度顆粒物測定 重量法》(征求意見稿)的驗證工作,《山東省固定污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DB37/T2537-2014) 和《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 紫外吸收法》(DB37/T2705-2015)的起草工作,《河北省固定污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
其中GB3847-2018《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載減速法)》規定了柴油車的檢測方案和檢測要求;GB36886-2018《非道路移動柴油機械排氣煙度限值及測量方法》明確規定了非道路移動柴油機械的檢測方法和排放限值要求。...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