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指懸浮在空氣中的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0μm的顆粒物。同類的其它簡稱常見的有 TSP、PM10、PM2.5等。它們都是指粉塵微粒。總懸浮顆粒物可分為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一次顆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認為污染源釋放到大氣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質,如:風揚起的灰塵、燃燒和工業煙塵。二次...
1 樣品采集 1.1 監測點位布設的影響 監測點位的布設對測定結果影響很大。監測點的周圍應開闊,采樣口水平線與周圍建筑物高度的夾角應不大于30°,測點周圍無局部污染源并避開樹木及吸附能力較強的建筑物,因這些屏障物的存在能起擋板作用而產生渦流,以至在相當小的半徑范圍內,總懸浮顆粒物的濃度變化...
一、原理用重量法測定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方法一般分為大流量(1.1—1.7m3/min)和中流量(0.05—0.15m3/min)采樣法。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體積的空氣,使之通過已恒重的濾膜,則懸浮微粒被阻留在濾膜上,根據采樣前后濾膜重量之差及采氣體積,即可計算總懸浮顆粒物的質量濃度。 本實驗采用...
總懸浮顆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TSP)可分為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一次顆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釋放到大氣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質,如風揚起的灰塵、燃燒和工業煙塵;二次顆粒物則是通過某些大氣化學過程所產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轉化生成硫酸鹽...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4-12-23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