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納米顆粒和納米結構中的表面等離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具有眾多獨特的物理性質,在集成光子學、生物傳感、精密測量、信息處理和清潔能源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金屬微納結構中光和原子、分子、量子點等物質的量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是微納光學領域的一個核心科學問題。...
相比自由空間的太赫茲輻射,束縛于介質表面的光學表面波,如表面等離極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為太赫茲的導引與模式轉換提供了全新思路。 該團隊在小型化的激光加速電子源與輻射光源等領域長期探索,發現了太赫茲表面等離極化激元相干放大機制,能夠實現高功率表面等離極化激元相干輻射源。...
大自然的光主要來自太陽向地球輻射的部分能量。激光是一種源自于人類對量子科學理論的應用而創造出的人造光。激光產生的基本原理是,當一個原子、分子或離子處于激發態時,受到外部光子的激發后,會發生躍遷回到一個較低的能級,并幾乎同時發射一個與入射光子相同頻率和相干相位的光子。當光子與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時,引起其從低能級躍遷到激發態時,可能引發受激輻射,從而促使激光的產生。...
,高頻調控的正弦入射光經過組織傳播后由吸收和散射延遲了光子行程時間,引起相位上的變化,此相位移與平均光路徑長度有關。...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