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綱》是在2003年《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試行)》的基礎上,總結十余年來的實踐經驗修訂完成的。在推進規劃環評早期介入、與規劃編制的全過程互動方面,《總綱》做出了明確規定。 同時,在環境影響識別與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規劃方案綜合論證和優化調整建議、環境影響減緩措施等方面,《總綱》提出了相應的原則、內容和要求。...
?? 為進一步深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重點聚焦在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對策措施上,從技術層面優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 2.2-2018),替代2008版大氣導則。 ...
修訂后的《規劃環評導則 產業園區》落實環評“放管服”改革精神,將管理要求轉化為技術要求,進一步強化宏觀層面技術指導,新增了入園建設項目環評的簡化要求,規定符合園區環境準入的建設項目環評簡化的三種情形為:對不涉及園區保護區域、環境敏感區,且滿足重點管控區域準入要求的建設項目,可提出簡化選址環境可行性和政策符合性分析,生態環境調查直接引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建議;對區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且不新增特征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
該標準為推薦性廣西地方標準,規定了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的術語和定義、現狀調查與評價、預測與評價、保護與恢復措施、結論與建議;適用于《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中的一、二級評價等級項目,以及三級評價等級項目中涉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建設項目的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