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碳酸鹽巖地層經歷了時間久、期次多的成巖流體改造,其儲層孔隙成因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與多解性,是油氣勘探領域的難題之一。近年來,深層-超深層碳酸鹽巖地層已成為國內油氣勘探的重點。厘清儲層孔隙成因與特征及其與成巖作用的關系,將有助于深層儲層預測,降低勘探風險與成本。 ...
基于低場核磁,為油氣儲層“活血通脈”另一位受訪者賴杰博士師從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郭建春教授。郭建春教授帶領的課題組主要從事油氣儲層增產改造技術研究,重點圍繞巖石、工作液、支撐劑三者之間的物理化學作用開展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在深層非均質碳酸鹽巖轉向酸壓技術、深層超高溫儲層壓裂技術、水平井壓裂縫網滲流與精細分段技術、支撐劑對流沉降規律與高效鋪置技術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據統計,世界上50%-60%的石油儲存于碳酸鹽儲層。所有儲層類型的平均采收率即可采儲量占原始儲量的35%。然而,已知砂巖儲層的采收率要高于碳酸鹽儲層。為提高碳酸鹽儲層的采收率,目前正在研究提高碳酸鹽儲層平均采收率的方法。目前認為潤濕性的變化是影響采收率的關鍵因素。碳酸鹽巖潤濕潤濕性理論基礎碳酸鹽巖是在海洋環境中沉積的沉積巖,多為生物成因。...
與傳統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儲層不同,頁巖氣儲層往往具有低孔隙度(...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