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正式實施(以下簡稱《導則》)。本文匯總了《導則》的定制背景與意義、制定思路等,并對主要內容進行解讀。 一、制訂背景 土壤與空氣、地表水、地下水、生態等環境要素聯系緊密,其環境影響具有隱蔽性、滯緩性、累積性、難恢復性等特點,因自身條件復雜、評價方法難統一、評價標準欠完善,土壤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長期缺位。...
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以下簡稱《土壤導則》),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負責人就《土壤導則》制訂的背景、思路、關鍵要點及社會關注點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土壤導則》制訂的背景是什么?何時開始實施? ...
為了保護土壤環境,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以下簡稱《土壤導則》)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 《土壤導則》首次發布,應該重點關注哪些內容? 1 哪些行業需要做土壤環境影響評價?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中附錄A來看。...
? 2019年7月1日,《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正式實施(以下簡稱《土壤導則》)。本文對該導則的背景與意義、制定思路、主要內容進行解讀,并對土壤現狀調查與監測中的土壤樣品制備規范進行重點拓展。...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