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人人有責
??????食品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近期,隨著食品中加入有害添加劑的事件曝光后,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國家各部委、媒體、食品行業及消費者更加關注的問題。
?
農業部加大綠色食品政策支持和工作推進力度
農業部表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綠色食品政策支持和工作推進力度,穩步擴大總量規模,全面提高產業發展水平,不斷增強品牌效應,推動綠色食品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始終堅持中國發展綠色食品實施“環境有監測、操作有規程、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檢驗、上市有標識”的全程標準化生產模式,推行“以品牌為紐帶、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農戶為基礎”的產業發展模式,倡導“保護環境、清潔生產、健康養殖、安全消費”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創建了“以技術標準為基礎、質量認證為形式、標志管理為手段”的質量保證體系,推行的全程標準化生產和監管模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國家食藥監局:及時曝光濫用食品添加劑典型案件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通知,要求做好餐飲消費環節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規范鞏固階段工作。
通知要求,各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消費監管部門要繼續高度重視餐飲消費環節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采取切實措施,針對個別餐飲消費經營者在火鍋中使用罌粟殼及用甲醛處理黃喉、血豆腐等火鍋原料;使用地溝油烹制菜肴;在鮮榨果汁中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格依法查處各類案件,及時曝光典型案件和大案要案,確保專項整治工作不走過場,取得實效。
通知指出,要繼續在強化餐飲經營者是餐飲消費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上下功夫,督導餐飲經營者嚴格落實購入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規范食品添加劑的保管、使用,確保食品添加劑來源安全可靠,消耗與庫存賬物相符,不使用產品標簽標識不清不全的食品添加劑。特別要加強亞硝酸鹽的存貯和使用管理,嚴防亞硝酸鹽中毒事故發生。
?
消費者謹防食品添加劑“一只耳”
食品添加劑不是妖魔鬼怪!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劑品種達到25000種,可直接食用的有3000-4000種,常見的有600到1000種。 從數量上看,越發達國家食品添加劑的品種越多。美國食品用化學品法典中列有1967種,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約有1100種,歐盟允許使用的有1000到1500種。
食品添加劑市場在中國規范發展的歷史并不長。1996年,國家出臺了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添加劑開始大量應用于食品加工了。10年后,2007年國家頒布了更嚴格的國家標準,從過去禁止放什么添加劑,具體到每種產品允許放什么,最大使用量或殘留量等。
在此二項標準中, 明確規定了可添加于飲用水中的數種礦物質及最大使用量。另外,中國作為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該委員會主導世界各國對于食品添加劑安全方面的評估)主持國,嚴格遵守委員會的規定:所有經由委員會發布并提供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及其限量, 都是在確保食用者終生食用安全的前提下考慮的,并不因添加于飲用水中或添加于其它食品中而有區別。
食品工業越發展,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數量越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認為食品添加劑不是魔鬼,“實際上,國家許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整體安全性是比較高的,在正常用量下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一般來說,消費者會對食品添加劑有兩個主要誤區:
誤區1 把三聚氰胺等工業原料誤認為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和化工原料是截然不同的,歷次的問題都出在色素、防腐劑和漂白劑上,吊白塊、三聚氰胺、福爾馬林,都屬于這三種。而這三種原料都是化工原料,不是食品添加劑。
誤區2 認為凡是添加劑都有害
事實上,是否有毒有害,跟添加劑使用的配比度和用量有關系,只要按照(GB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及《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14880-94) 的規定來添加,就不會對食品造成什么影響,更不會成為有毒食品。相關專家指出:食品安全事件并非添加劑惹的禍,而是在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沒有按最大使用量添加或違法添加了非食品添加劑——超標使用和超范圍使用成為當前最突出的問題。
礦物質水= 純凈水+人體所需礦物質
人體需要微量元素保持身體平衡,而微量元素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通過日常生活的飲食給與補充。經由6道工藝濾凈的純凈水在濾去了有害雜質的同時,也將人體所需的礦物質過濾掉,因此不能完全滿足人體需要。礦物質水便是本著營養素的補充觀點,在純凈水的基礎上,適量添加符合國家規定的食品添加劑,提升其品質,使之不致完全不含礦物質成分,幫助人們在飲水同時也能有所補充,不致引起新的身體失衡。世界衛生組織于2005年公布的一份文件《飲用水中的營養素》中也明確推薦:在純凈水中添加鈣鎂等礦物質添加劑,可以增加飲水中的礦物質水平。飲用礦物質水是我國國家標準“飲料通則”(GB10789-2007)中明文規定的六個飲用水水種之一,此標準的訂定系經過學者專家反復論證,并且參酌國內外行業現況,以及相關的法令要求后所制定,具有科學性與客觀性。
只要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種類和用量范圍添加食品添加劑,便是符合國家法規的產品。據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集團總部中央研究所羅之綱博士介紹:目前康師傅礦物質水添加的礦物質——食用氯化鉀和硫酸鎂,都是國家明確允許使用于礦物質水中的。在康師傅礦物質水的包裝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這樣的字樣:“食品添加劑(氯化鉀 硫酸鎂)”。目前在國家標準中,雖然尚有許多礦物質添加劑也是可以安全添加在食品與飲品中的,但目前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可以添加在飲用礦物質水中的只有食用氯化鉀和硫酸鎂。隨著相關國家標準的日益完善,未來國家或許會開放更多種類的礦物質添加劑,豐富可食用的礦物質種類,補充更多人體微量元素的需要。
食品安全問題讓所有無辜的消費者頭痛不已,今天聽到某某奶粉查出結石嬰兒,明天聽到某某品牌產品查出人體有害添加物。面對接二連三的食品安全事件,真真假假,到底該聽誰的?借用某時尚品牌的廣告語:我只聽自己的!就像選擇愛侶,選最好的那個不如選最適合自己的那個。要自信地到達“我只聽自己的”境界,就非要下一番心思不可。特別是主管家里生活用品采購大權的飲食男女們,更是需要多了解食品安全背后的秘密,不能道聽途說、人云亦云,變成不明真相的“一只耳”。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盛曉兔曾表示,消費者還應該提高自己的食品安全知識,掌握一些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識。
?
媒體報道忌失實夸大
以礦物質水為例,礦物質水并不是中國獨有的產品。到目前為止,有很多國家都允許在瓶裝飲用水中合法添加食品添加劑。除了中國以外,包括美國,加拿大,南非,英國,巴基斯坦等國的法令也都允許在包裝飲用水中添加礦物質,在這些國家的市面上也都有礦物質水產品在販賣,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在歐美銷售的的Dasani及在中國香港銷售的Bonaqua,雀巢公司的Pure-Life更是2006年多哈亞運會的指定用水。據熟悉各國礦物質水法令規章的業內人士指出,美國FDA對于添加礦物質的瓶裝飲用水,在標識上另有特別的規定:若瓶裝飲用水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劑,不能只籠統地稱作“瓶裝水”,而必須同時明確標示所添加的物質,例如標明“添加了礦物質的瓶裝水”,也就是我國國家標準中所稱的“飲用礦物質水”,有媒體引述“美國禁止在飲用水中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其實是片面誤解了法令的內容。個別媒體朋友在報導前應加強專業方面的求證,以免引述失實,使得報導失之偏頗,給公眾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在經濟低靡的大環境下,政府強調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當下,各界應在符合安全的大原則下,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致力于市場的良性發展、關注食品安全,并提供消費者更多樣化的選擇,以保持產業增長,共度經濟難關。
-
儀器推薦詢底價 Tel:400-6699-117 轉 2158
-
儀器推薦
-
儀器推薦
-
儀器推薦
-
儀器推薦
-
焦點事件
-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