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分析
一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分析
讀圖作出診斷,這名患者的心電圖有什么異常?
答案及解析:
討論:V1-4導聯可見Q波和ST段抬高,提示急性前間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V1、V2導聯Q波后可見R波,實為rsR'波形的R'波,提示為右束支傳導阻滯(RBBB),但是前間壁心梗掩蓋了rsR'波形的r波。I、aVL、V6導聯可見寬QRS波(> 120 msec),S波> 60 msec。
知識鏈接: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細長且由單支(左前降支的第一穿隔支)供血,AMI并右束支阻滯(RBBB)發生率明顯高于左束支阻滯。與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同時發生的右束支阻滯,即新發右束支阻滯有重要臨床意義。
RBBB不影響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但影響心肌梗死早期的診斷。RBBB引起的繼發性ST-T改變(右胸導聯ST段下移、T波倒置),可掩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缺血、損傷性ST-T改變,或削減ST段抬高的幅度;對臨床有癥狀,QRS示RBBB而V1、V2導聯ST段不下移,T波不倒置,應想到急性前間壁心肌缺血(梗死);如已有ST抬高,應想到實際抬高的程度應比表現的更重。
AMI新發RBBB的重要臨床意義:
(1)提示引發心梗的的罪犯血管前降支近段(第一間隔支發出前)發生了完全阻塞、梗死面積大;
(2)AMI并RBBB時更易在浦肯野纖維形成穩定的折返環,引起快速、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平時心功能差,較無束支阻滯患者死亡率高,預后差;
(3)及時的有效再灌注治療,不僅能顯著降低死亡率,且右束支阻滯常可能逆轉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