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專家:日本7.2級地震能量僅為汶川地震1/16

    2008.6.16

    日本東北部發生7.2級地震,但災情卻遠比上月四川8級大地震輕微。有地震專家解釋,四川地震所釋放的能量要強大很多,是這次日本7.2級地震的16倍,兩處地形和建筑物結構也有所不同。同時,日本全球首個地震預報系統也對減低災情,發揮了重要效用。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盡管發生在日本東北部及中國四川的兩場地震均屬淺層地震,震央都位于地底8至10公里,級數相差0.8級,但四川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是今次地震的16倍。地震專家表示,因為兩場地震級數不同,兩地的地質環境和樓宇結構也有差別,所以日本的災情沒四川嚴重。

    釋放能量僅川震1/16

    香港《文匯報》15日援引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龍生說,日本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比四川地震小很多,而且日本災區的地形沒有四川那麼多斜坡,巖石也較結實,山勢也沒那麼高,所以災情遠較汶川大地震輕。

    與此同時,日本在去年10月啟用的全球首個地震預報系統在此次地震中發揮了作用,再加之日本建筑物防震措施比較完善,因此減少了房屋倒塌。

    日本從1996年開始,政府連續3次修改《建筑基準法》,把各類建筑的抗震基準提到最高,要求商業樓宇能抗8級地震,使用期限要超過100年。

    日本建設規劃城市時,十分重視防災避難設計。抗震性和安全性是建設公路、鐵路和公園等城市基礎設施的重點。在日本城市有許多政府指定的避難“緩沖地帶”,不少城中綠地和公園入口處都插著“地震避難所”牌子。

    每年演習 監測大陸架移動

    據報道,日本全國各地設有不少地震博物館和地震知識學習館,免費向市民開放。館內有模擬火災現場的煙霧走廊,和模擬地震的震動平臺,參觀者可以體驗到6級地震發生時的狀態。每年法定“防災日”來臨時,日本各地都會舉辦地震防災演練,向市民介紹面對突發災難的應急對策,提醒市民加強危機意識。

    日本在部分海域2,000米深安裝了監測系統,通過海上監測船將有關信息發射到人造衛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密切監視大陸架板塊的移動。此外,日本政府還開發了“地震受災早期評價系統”,儲存大量4級以上地震的災難資料。一旦發生大地震,該系統可在30分鐘內自動計算出受災規模,指導當局針對性地迅速展開救援工作。(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李靜報道).

    相關鏈接

    四川汶川地震專題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