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武大聯合團隊開發納米孔靶向測序 快速“捕獲”新冠病毒

    2020.3.09

       武漢大學聯合團隊創新性開發了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NTS),能大幅提升病毒陽性檢出率,并能實現當天同時檢測新冠和其他10大類、40種常見呼吸道病毒并監測病毒突變。

    105659_202003091027291.jpg

      3月7日,該團隊在預印版平臺medRxiv發表題為《納米孔靶向測序精準全面檢測新冠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的研究論文。

      既往新冠病毒診斷依賴于實時熒光定量核酸擴增檢測系統(qPCR),但是該方法顯示出較高的假陰性率和低敏感性,陽性檢出率僅為30%至50%,從而導致臨床高度疑似新冠感染患者或低病毒潛伏的“假痊愈患者”檢測“假陰性”現象頻發。此外,qPCR核酸檢測無法同時檢測其他秋冬季高發、癥狀與新冠相似的其他呼吸道病毒,給疫情防控和患者分流管理帶來極大挑戰。

      武漢大學藥學院教授劉天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教授李艷、余鋰鐳,武漢臻熙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總負責人付愛思等組建的聯合團隊,創新性開發了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納米孔靶向測序結合了病毒靶向擴增和納米孔測序長讀長、實時數據輸出的優勢,首次實現測序后4小時內高敏感性、高準確性同時檢測SARS-CoV-2和其他10大類、40種呼吸道病毒。其最低檢測限高于目前廣泛使用的qPCR的100倍。同時,該方法還可實現對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變異情況進行檢測,監控病毒變異引起的毒性與傳播能力改變的情況。

      團隊研發的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的特點在于:它不局限于中國或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目前在qPCR方法中推薦的位點,而是將檢測范圍擴大到9個基因、12個位點,近1萬個堿基(10kb)區域,全面覆蓋病毒基因組上主要基因區域。100%覆蓋病毒基因組上毒力相關的重要基因,檢測病毒基因組范圍提升100倍,從而顯著提高檢測敏感性和準確性。

      據劉天罡介紹,qPCR方法好比用一把狙擊槍去擊打樣本中的病毒核酸,有一定概率擊不中,而NTS不是用狙擊槍,而是撒網,同時撒十幾張網,這樣能捕獲病毒核酸的概率大大增加,不僅如此,還能在捕獲的同時讀出序列。這樣,一次檢測不僅可以確診是否新冠肺炎,而且其他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包括博卡病毒、鼻病毒、人間質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等,也能同時檢測出來,為醫生分診提供確切依據。更重要的是,還能檢測在病毒傳播期間與毒力相關的基因是否發生了突變,從而迅速為后續的流行病學分析提供信息。

      此外,對于高濃度病毒樣本,NTS僅需測序10分鐘即可檢測陽性。即使極低濃度病毒樣本,也僅需測序4小時完成檢測。從收到樣本到出具結果,全程控制在6-10小時而且該技術所需的納米孔測序平臺對實驗室要求不高,其中最小測序儀MinION是便攜式的,因此NTS也適合不同級別的醫院使用。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