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985本科生考研扎堆雙非 457萬人求上岸

    2021.12.28

    12月25日,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試正式拉開序幕。據教育部統計,此次報考人數達到457萬,比去年增加80萬,創歷史新高。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一則“96名浙大本科生2022年考研扎堆‘雙非’高校杭電”的消息,最近在網絡引發熱議。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主任李智虎向《中國科學報》證實了此事。他介紹說,在該校2022年報考生源中,光是來自“雙一流”高校的考生就有602人,其中約40%為跨專業考研。

    從985到雙非,降級考研為了什么?

    從浙大到杭電,名校崇拜開始弱化?

    頂尖985本科畢業,為何考研“降級”選擇雙非院校?

    李智虎對《中國科學報》表示,“我們對學生情況做了一些調研,很多本科來自雙一流高校的考生,當初高考填志愿大多是父母填的,4年讀下來發現并不喜歡這個專業,還有的是被調劑的情況。”

    甚至有一部分考生是為了上名校,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天坑”專業。

    本科看學校,讀研看專業,攻博看導師。想通過換專業“逆天改命”的想法在很多學生心中萌芽。當下正火的計算機等相關專業成了香餑餑。

    不過,想要考取名校熱門專業的研究生,如今難如登天。

    以浙大計算機專業為例,該專業2021年報考人數為898人,最終錄取33人,報錄比27.2:1。即使是本校生源,統考想要一次考上的可能性也并不大。

    跨專業考研本就不易,選擇報考難度相對低一點的“雙非”院校,成為很多考生采取的一種穩妥策略。

    “今年來自‘雙一流’高校的考生大多是沖著我們學校的電子信息類專業而來。大家開始跳出名校崇拜,在專業選擇上變得更加理性。”李智虎說。

    事實上,浙江大學作為杭州目前唯一一所“雙一流”高校,在考研上留給浙大本科畢業生的其他選擇也并不多。

    另一方面,2015年被列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的杭州電子科大,在2018、2019連續兩年國際化總體水平位列浙江省屬碩博高校第一。

    杭州的區域經濟優勢加上杭州電子科大的專業優勢,讓人不難理解浙大本科畢業生們的考研選擇。

    不過,“一哄而上”報考同一專業的做法,也引發新的擔憂。供過于求,就會使原本“吃香”的專業變成下一個“天坑”專業。

    這也是給高校的一個警醒。

    “學校‘掌舵者’非常關鍵,專業設置不能盲目‘跟風’,四年課程安排要有科學的實施方案,要以問題為導向、以培養實操能力為前提,而非純粹的課程教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

    考研越來越難,只有少數人最終能上岸

    考研熱度只漲不退是近年來的一大特色。從2017年201萬人報考,漲到2021年的377萬人,5年時間人數翻了近一番。

    今年的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更是達到457萬,比去年增加80萬人。

    面對史上最難考研年,考生受到雙面夾擊:一個是考研報考人數暴增,一個是名校推免比例擴大。

    比如,中山大學2022年推免生占比達43.9%,增幅17.77%;華中科技大學推免生占比達52.16%,增幅10.83%;西安交通大學推免生占比50%,增幅8.21%;北京大學推免生占比達32.59%,增幅0.38%。

    “這意味著名校越來越愿意通過推免招收碩士研究生,而留給統考生的席位就更少了,競爭愈發激烈,上岸只會難上加難。”儲朝暉表示。

    與名校優勢專業“死磕”的后果可能是來年還要“二戰”“三戰”,面臨更加嚴峻的考研形勢以及就業壓力。于是,報考“雙非”就成了更多人選擇且更穩妥的道路。

    一些“雙非”院校成了爭搶的熱點,但同時也是考研的“重災區”。

    比如,今年報考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人數達到12146人,比2021年增加3683人,增幅為43.5%。

    西藏民族大學研究生院公布的數據顯示,該校一志愿報考人數較去年有大幅度增加,增幅為123.2%。

    而今年深圳大學報考人數達27966人,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導致報考人數激增的主因在于就業。”儲朝暉指出,本科學歷的含金量降低,促使更多人考研。就業體驗不太好的往屆生想重新獲得更好的工作,以及想深造卻因疫情無法出國留學的同學,也都紛紛加入到考研大軍里,并占據了很大比例,這也加劇了考研的難度。

    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問題只會讓考研越來越難。

    “今年全國報考人數如此之多,將會有大部分考生成為‘分母’,最終上岸的只是少部分。”儲朝暉希望考生擺正好心態,通過拓展視野來釋放壓力。


    推薦
    熱點排行
    一周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