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大師羅伯特·威爾講述零碳生活
近日,全球生態建筑及可持續發展建筑領域的國際著名專家、歐洲太陽能建筑大獎獲得者羅伯特·威爾先生應邀來到蘇州大學,與大學生們面對面進行交流,講述如何為零碳排放的目標來建造房屋、來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羅伯特·威爾博士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及諾丁漢大學,是生態建筑及可持續發展建筑領域的國際著名專家,現為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的教授、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羅伯特·威爾就和妻子布蘭達·威爾在英國開始研究和設計了自維持試驗住宅(Autonomous House),即不需要外界提供能源就能自運行的住宅。他們在英國諾丁漢郡的索斯韋爾設計并建造了英國的首個零碳社區,專著《綠色建筑學: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而設計》(Green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An Sustainable Future)提出了綠色建筑的六項原則,被譽為國際綠色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作為綠色建筑研究方面的權威,羅伯特的講座自然離不開建筑設計。他說,建造房屋的過程中會釋放一定的二氧化碳,但調查研究表明,建筑在后期的使用和維護所釋放的碳要遠遠超過建造時的釋放量,所以必須在建筑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種種節能低碳的設計。“多使用光伏電池板儲存電力、在設計建筑時有意識地收集雨水、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等等,都能減少建筑使用時的碳排量。建筑設計者也可以通過城市規劃來鼓勵居民的低碳行為。”作為低碳的忠實擁護者,羅伯特和夫人每到一個住處都會對家進行簡單的改造,包括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收集雨水以利于再循環使用等,甚至自己的出行工具都以公共交通為主,每周選擇在社區做6個小時的義工,為社區居民開公共電車,宣傳公共出行的低碳理念。
“我們吃的是食物,但我們更是在吃石油!”在講座中,羅伯特先生的這句話讓不少聽眾吃了一驚。在全部碳排放中,生產食物所釋放的碳要遠高于交通出行和日常其他生活。“食物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運輸、售賣到消費者手中,其中所需要消耗掉的是驚人的石油。按照最新的數據統計全球的石油儲量只能維持不到40年的時間,那么40年后我們吃什么呢?”羅伯特·威爾先生建議,為了減少人類消費食物所產生的巨大碳排量,可以通過自己在家中做食物、購買當地出產的食物等來減少食品運送的里程數,減少食物浪費,甚至生吃一些蔬菜,都能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的。
談到中國現在開始逐漸被人們所關注的低碳生活,羅伯特先生說:“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其實中國在很多方面有不少值得西方學習的地方,比如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更喜愛素食等。”但他同時也提到,以他近幾年在中國的觀察,私家車的數量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學習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其實是很不利于低碳環保的。“現在西方很多城市都開始提倡公共交通出行來減少碳排放,希望中國人能繼續保持這樣的好傳統。”羅伯特先生說。
最后,羅伯特先生給出了一些低碳生活的建議,例如:在溫度很高的夏天,建議用風扇而少用空調,或者通過少穿衣服來避免需要開很低的空調溫度;盡量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并且在太陽光能足以使水加熱的情況下才泡澡,平時多用沖淋的方式洗澡;交通出行時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選擇騎自行車或步行等零碳排放的出行方式。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
-
精英視角
-
企業風采
-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