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新冠肺炎17個檢驗指標解讀(二)

    2021.7.05

    正常人體內的SAA含量較低,機體受到刺激后(炎癥、感染、損傷、腫瘤等)產生一系列細胞因子,SAA由被激活的巨噬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快速大量合成和釋放進入血液中。

    SAA 濃度在感染3~6 h 開始升高,半衰期約50 min,升高幅度可達正常值的10~1000倍。清除病原體后又可迅速的降低至正常水平,是反映機體感染情況和炎癥恢復的靈敏指標。特別是SAA在多種病毒感染急性期都有較顯著的升高,可用于對細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輔助診斷及病情的監測。SAA聯合CRP檢測可對病毒和細菌感染的早期識別提供更好依據。

    近年來,因“血常規+CRP+SAA”新三大常規檢測概念的提出,所以也作為常規項目在此介紹。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暫無該項目的描述。

    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研究數據: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檢驗科研究數據:患者1月25日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SAA結果在感染早期即有明顯升高,最高達290.3mg/L,經積極治療后,1月31日該患者復查核酸檢測結果陰性,2月1日SAA結果開始下降,并在2月4日降到正常范圍。

    SAA變化情況

    5.png6.jpg

    1.SAA在診療中的變化情況??

    2.SAA和其它炎癥指標變化對比

    二、根據病情需監測指標

    1.凝血功能-D-二聚體

    纖溶酶可分解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此酶是纖維蛋白溶解的關鍵酶。因此,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的測定是纖維蛋白溶解增高(高纖溶狀態)的標志性指標。

    診療方案中的描述:嚴重者D-二聚體升高;對于一般治療建議根據病情監測凝血功能。

    常用方法和儀器:凝集法或免疫比濁法為主:凝血儀、生化儀、特定蛋白儀等;

    全自動化程度:全自動凝血儀自動程度高,批量進樣

    樣本及用量:枸櫞酸鈉抗凝血漿或全血;一般需10-30微升

    檢測時間:單樣本7-15分鐘內

    實驗室開展要求:凝血項目,中心實驗室/急診檢驗室

    開展難度:★★☆☆☆(較容易)

    通常纖維蛋白在因子ⅩⅢa的作用下交聯在血管壁上。這種交聯的纖維蛋白在裂解時產生具有特異性的D-二聚體。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治建議》中,對于NCP住院患者,如果有條件,應該監測D-二聚體或其他凝血指標的動態變化,肺炎早期D-二聚體的升高可能和炎癥反應有關,急劇的突然升高,并伴有呼吸衰竭表現,往往提示急性炎癥反應風暴,提示病情進展。隨著病情的控制,D-二聚體逐漸下降并恢復正常。

    如果NCP控制穩定,而D-二聚體進行性升高,或者D-二聚體在恢復過程中又進行性升高,如果沒有原發病進展的證據,應該考慮完善雙下肢靜脈超聲除外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如果有上肢或上腔靜脈置管,應該完善上肢靜脈超聲檢查除外上肢DVT。

    在危重癥NCP救治過程中,少數患者會使用ECMO,適宜的抗凝強度和ECMO流量,對于DVT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在ECMO運行期間應該注意血栓和出血的平衡,并進行VTE的動態監測和管理。

    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研究數據:非重癥患者升高比例43.2%,重癥患者升高比例59.6%,平均升高比例為46.4%[3]。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JAMA上發表的138例患者研究[4]中,分析33 例 NCP 患者(5 例非存活者和 28 例存活者)數據,相較于存活患者的D-二聚體結果,死亡患者D-二聚體水平不斷上升,7-9天突破正常值,且此后維持在較高水平。

    7.png

    2.心肌損傷標志物肌酸激酶(CK)是一種二聚體酶,能可逆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應,是細胞能量代謝的關鍵酶。

    診療方案中的描述:部分患者乳酸脫氫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見肌鈣蛋白增高;

    常用儀器:(肌酶)生化儀、(肌鈣蛋白、肌紅蛋白、CK-MB質量)化學發光儀

    全自動化程度:全自動儀器可批量進樣

    樣本及用量:血清

    檢測時間:單樣本1個小時內(含樣本離心獲得血清時間)

    實驗室開展要求:中心實驗室/急診檢驗室

    開展難度:★★☆☆☆(較容易)

    肌酸激酶由M和B兩個亞基組成,可形成CK-MM、CK-MB和CK-BB三種同工酶,另外在心肌和骨骼肌細胞線粒體中存在CK-MiMi。其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急性心肌梗塞胸痛發作后4~6小時,病人血清CK-MB先于總活性開始升高,12~36小時達峰值;多在72小時內恢復正常。其最高值達對照組4.9~22倍以上。

    CK及CK-MB、谷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乳酸脫氫酶同工酶1是傳統的心肌酶譜檢測項目,在生化分析儀上開展,測得的是酶的活性。其中生化上CK-MB的檢測方法是免疫抑制法,通過抑制M亞基,測B亞基活性,結果乘2即得CK-MB活性,此法受干擾因素多,易出現假陽性值。現CK-MB質量測定受干擾因素小,通過免疫化學發光技術檢測,在胸痛發作的最初6h內CK-MB質量的敏感性明顯優于CK-MB活性檢測。

    肌紅蛋白(Myo),肌肉組織中儲存氧,在肌肉運動需要能量時是能量供給的生成系統,心肌輕度受損即從心肌細胞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分子量小、快速進入血液、心梗1~2h后就開始升高,4~6小時即達高峰。

    肌鈣蛋白(cTn)分為T和I兩種亞型,在心肌損傷早期,胞質中游離的cTnT和cTnI會快速釋放到血液中,4-6h后,即可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鈣蛋白能在血液中保持5-10天。肌鈣蛋白是目前診斷AMI的血清“金標準”,尤其對不能通過心電圖的改變診斷和無臨床典型癥狀的微小心損患者,是最佳輔助診斷指標。

    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研究數據:醫學雜志《柳葉刀》于1月24日發表的對41例患者研究中,急性心臟損傷有5例,占12%,這5例出現了肌鈣蛋白I(cTnI)明顯升高[6]。《柳葉刀》1月29日發表的99例患者研究中,肌紅蛋白升高有15例(15%)[7]。

    3.肝功、腎功

    肝功能檢查項目通常包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以及總膽紅素的檢查。

    腎功能檢查項目主要是指血液中肌酐、尿素和尿酸三項。其中血肌酐是腎功能最主要的指標,反應腎功能工作狀況。

    診療方案中的描述:部分患者可出現肝酶增高;

    常用儀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全自動化程度:全自動儀器可批量進樣

    樣本及用量:血清

    檢測時間:單樣本1個小時內(含樣本離心獲得血清時間)

    實驗室開展要求:中心實驗室

    開展難度:★★☆☆☆(較容易)

    肝功能檢查方法可以幫助患者及早地發現和診斷某些疾病。肝功能檢查能夠了解自身的肝臟健康狀況,及早發現病情,遏制其發展惡化。另外對于肝功能的檢查時十分必要的,因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器官,擔負著多樣的生理功能。當各種疾病引起肝細胞損害時,可引起肝細胞內各種物質代謝的異常,導致血液中與肝臟有關的代謝產物和酸含量改變。

    臨床上檢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測肝臟有無疾病,肝臟損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斷預后和鑒別發生黃疸的病因等。

    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研究數據:鐘南山團隊在MedRxiv預印版發表的1099例臨床資料[3]中,部分生化指標數據:乳酸脫氫酶(Lactose dehydrogenase)、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肌酸激酶(Creatinine kinase,CK)、肌酐(Creatinine)等見下表。

    8.jpg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JAMA上發表的研究[4]中,分析33 例 NCP 患者(5 例非存活者和 28 例存活者)數據,未存活患者死亡前血尿素和血肌酐水平迅速升高。


    9.png

    4.血氣分析

    血氣分析(Blood gas analysis,BG)是通過測定人體血液的H+濃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氣體(主要指CO2、O2),來了解人體呼吸功能與酸堿平衡狀態的一種手段,它能直接反映肺通氣和換氣功能及機體的酸堿平衡狀態。

    診療方案中的描述:根據病情監測動脈血氣分析,呼吸支持、機型通氣患者需監測;重型患者臨床分型指標之一;

    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

    常用儀器:血氣分析儀

    全自動化程度:不能批量上樣,手動放置樣本

    樣本及用量:動脈全血,樣本一般在30分鐘內檢測

    檢測時間:單樣本3分鐘內

    實驗室開展要求:重癥監護室、中心檢驗室

    開展難度:★★★☆☆(有難度)

    血氣分析可直接測定參數動脈氧分壓(P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CO2)、動脈氫離子濃度(pH),及Na+、K+、Cl-、Ca++等電解質項目并推算出一系列參數。

    適用于:低氧血癥和呼吸衰竭的診斷;呼吸困難的鑒別診斷;昏迷的鑒別診斷;手術適應癥的選擇;呼吸機的應用、調節、撤機;呼吸治療的觀察;酸堿失衡的診斷等。

    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研究數據: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JAMA上發表的研究[4]中,重癥患者PaO2下降明顯,存在低氧血癥。

    10.png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