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溫江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 助力藥企搭乘采購快車
隨著一致性評價工作穩步推進,四川成都溫江區醫藥企業將逐步搭乘“4+7”帶量采購快車搶占市場。截至目前,該區共有百裕、海思科等5家企業正開展一致性評價工作,涉及品種63個,其中基藥品種4個、非基藥品種59個;海思科旗下的恩替卡韋膠囊、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已通過一致性評價,兩個品種均為國內前三家通過品種。
隨著“4+7”帶量采購試點政策落地,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將優先采購,而同品種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生產企業達到3家以上的,在藥品集中采購等方面不再選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使得國內藥企對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熱情持續升溫,觀望企業開始紛紛投入到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大潮中,僅2018年國內一致性評價申報受理號就達到655個。
“通過一致性評價進度靠前的企業,可借帶量采購的機會迅速搶占市場。”據溫江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實行招采合一,承諾了采購數量,藥企中標后不用再擔心產品銷售的問題,能夠節省大量銷售、流通環節的費用,足以彌補降價的部分損失,而一旦落選,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競爭對手將市場占領。因此,今后能否通過一致性評價將成為帶量采購最為關鍵的博弈。
為此,溫江區市場監管局積極融入、主動作為,將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作為推進“三醫融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對涉及一致性評價的企業、品種迅速摸清底數、建立臺賬,實現全面覆蓋、精準掌握;指定專人“一對一”上門服務,確定重點品種、潛在品種,開展重點支持、重點服務,廣泛收集企業需求,及時回應企業關切,對企業一致性評價工作實行全周期服務;制定《成都市溫江區促進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將一致性評價工作納入成都醫學城產業扶持和補貼獎勵范圍,對經國家確定為參比制劑的品種、同一品種國內前三家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以及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失敗的,均給予資金扶持;推動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打造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GCP臨床藥理研究中心,并納入成都市首批試點,為全區藥企一致性評價工作提供優質、高效的臨床研究服務,進一步補強產業鏈條,引領產業升級。
溫江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圍繞區委、區政府“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宜業宜居宜游的新中心城區”的總體目標,深入推進一致性評價工作,不斷激發“三醫融合”產業轉型動力、發展潛力和創新活力,推動溫江區加快建成西部領先、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健康產業高地。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