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門主動出擊 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首戰告捷
江西:取得階段性成果
去年12月以來,江西省組織開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成立專家組
江西省政府成立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在分管副省長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
全省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政府也都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領導負責的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成立了由科研機構、院校、醫療單位和監管部門等專業人員組成的14人專項整治專家組,為整治工作提供技術咨詢,解決整治工作中的技術難題。
在明確各有關部門整治任務的同時,把飼料、腐竹、粉絲、魷魚、水發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鹵制品、休閑食品、辣椒、糕點確定為重點品種;把易被添加的有害物質如三聚氰胺(“蛋白精”)、吊白塊、蘇丹紅、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硼砂、甲醛、工業硫磺等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如日落黃、檸檬黃、甜蜜素等確定為重點物質;把具有該省地方特色的“一鄉一品”、“一村一品”農產品養殖基地、食品加工集中地區,以及農村、城鄉結合部食品批發市場作為重點區域;把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小養殖場、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小餐飲店、小賣部、早餐店等作為整治的重點對象。全省確定重點地區94個,重點單位232個,重點品種107個。
查處相關案件74起
加大宣傳力度,全省共印發各種宣傳資料近4萬份,組織報道700余篇(次),營造了良好的專項整治氛圍。由專人負責收集、匯總有關信息,認真受理違法銷售食品添加劑的咨詢、申訴和舉報,對重要線索進行跟蹤調查,截至目前,全省共受理相關投訴50起,查處案件74起。
自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省農業部門對奶牛養殖場(戶)自配飼料、蛋白飼料、精料補充料和濃縮飼料進行抽檢,累計抽檢樣品80批(次),對10多家飼料生產企業和30多家飼料經營企業進行了監督檢查,未發現添加三聚氰胺、鹽酸克侖特羅等非食用物質和違禁藥物現象。 (駐地記者黃富強通訊員 蔡恒民)
湖北:清理整頓工作啟動
2月2日,湖北省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聽取省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副組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劉源超就全省專項整治第一階段督導檢查情況和第二階段主要工作專題匯報,研究部署專項整治行動第二階段工作。湖北省副省長張岱梨要求,要通過清理整頓階段的工作,使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得到明顯糾正,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張岱梨充分肯定了全省第一階段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的成績。她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進一步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重點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各級、各部門圍繞第二階段工作目標,進一步完善、細化工作措施,并確保落到實處。二是各方密切合作,形成監管合力,對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單位,要進行聯合突擊檢查。三是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犯罪行為。要通過曝光典型案件,震懾違法犯罪行為。四是加強宣傳引導,發動群眾參與。對群眾舉報的問題要及時跟蹤調查,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五是采取經常性和集中性督辦相結合的辦法,推動工作落實,嚴格責任追究。(國文)
安徽馬鞍山:全面推進第二階段工作
為確保專項整治第二階段工作取得成效,2月3日下午,馬鞍山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專項整治第二階段工作。
節日期間,該市食品安全各監管部門按照各自的監管職能,認真履責,切實做好監管工作,確保了節日期間群眾的飲食安全。市農業部門組織開展專項檢查7次,出動執法人員35人次,檢查單位45家。市質監部門對重點產品液體乳、含乳飲料、肉制品、非發酵豆制品、醬腌菜進行了專項抽查,按計劃已完成抽樣18組。共出動執法人員66人次,對45家正常生產的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進行了專項檢查,未發現食品添加劑違規使用等問題。市衛生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50人次,檢查餐飲單位及食品經營單位71戶次,整治重點單位30戶,整治重點產品6種。市工商部門12315申訴舉報中心共接到投訴4件,其中酒類3件,肉類1件,對這些投訴各分中心都予以妥善處理。出動執法人員546人次,檢查各類食品經營戶和食品添加劑經營戶1424戶次。
會議就扎實做好第二階段專項整治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結合各自的職能,明確目標,把整治工作抓實抓好。二是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加大工作力度。各相關部門要在第一階段自查自糾工作的基礎上,對確定的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組織開展突擊檢查和區域整治,依法嚴厲查處無證生產食品添加劑、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不履行使用添加物質備案手續等違禁藥物和濫用獸藥的違法行為。三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四是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堅持整治與規范相結合,進一步規范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
相關
主動出擊 長效監管
為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衛生部等9部門聯合行動,啟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此舉表明了國家重拳整治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決心和作為。如何進一步加強食品添加劑和食品行業的持續有效監管,是更加急迫而嚴峻的課題,需要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與探索。
據筆者了解,目前不少制備工藝落后的小加工廠缺乏基本的安全責任意識,沒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食品添加劑的科學、合理使用直接關系到食品的質量安全,關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許多小加工廠的負責人分不清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限量標準,對于國家標準中規定允許加什么、加多少沒有明確的概念,或是根本就不知道有相應的國家標準。
為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一些食品企業放棄價格相對較高的食品添加劑,改用工業添加劑。
目前我國急需對食品添加劑的檢測儀器設備以及技術力量加大投入。隨著食品添加劑工業的迅速發展,每年都會有新的品種出現,相應的檢驗檢測方法和技術必須同步跟上,才能滿足形勢變化的需要。
筆者認為,必須主動出擊,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長效監管:
一是繼續完善食品添加劑質量標準體系。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了22類、共1812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和范圍,而且主要參照國際標準制定,原則、程序等都已經和國際接軌,適用性和先進性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國目前的食品添加劑標準還存在缺陷,這就需要繼續完善食品添加劑質量標準體系建設。
二是督促引導企業建立使用食品添加劑規范自律機制。可通過推行食品添加劑登記備案管理,幫助企業建立使用臺帳等措施,規范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三是加強食品添加劑相關知識宣傳教育。一方面要加強食品添加劑安全知識普及宣傳,使廣大公眾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促進食品添加劑的安全使用;另一方面要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食品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和專業水平,從源頭上杜絕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四是實施全過程嚴密監管。在流通環節,要不斷完善食品添加劑流通管理體制,設置食品添加劑經營準入條件,明確主體經營資格,規范流通市場。同時,相關部門要將關口前移,加大對上市食品有關添加劑含量的質量抽驗;在使用環節,把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納入食品企業監管巡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化對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的動態監管。
五是加快檢測能力建設。不斷加大硬件投入和加快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食品添加劑檢測保障能力。各地應爭創條件,建立專業性檢測機構,加強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同時,要加強檢驗技術、信息的交流互動,強化技術合作。各職能部門、食品添加劑生產和使用企業、科研機構可以聯合起來,開展對重要食品添加劑檢測項目的課題攻關和技術研究,不斷提高科學檢測水平,為實現對食品添加劑的有效監管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作者單位:安徽省樅陽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去年12月以來,江西省組織開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成立專家組
江西省政府成立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在分管副省長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
全省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政府也都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領導負責的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成立了由科研機構、院校、醫療單位和監管部門等專業人員組成的14人專項整治專家組,為整治工作提供技術咨詢,解決整治工作中的技術難題。
在明確各有關部門整治任務的同時,把飼料、腐竹、粉絲、魷魚、水發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鹵制品、休閑食品、辣椒、糕點確定為重點品種;把易被添加的有害物質如三聚氰胺(“蛋白精”)、吊白塊、蘇丹紅、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硼砂、甲醛、工業硫磺等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如日落黃、檸檬黃、甜蜜素等確定為重點物質;把具有該省地方特色的“一鄉一品”、“一村一品”農產品養殖基地、食品加工集中地區,以及農村、城鄉結合部食品批發市場作為重點區域;把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小養殖場、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小餐飲店、小賣部、早餐店等作為整治的重點對象。全省確定重點地區94個,重點單位232個,重點品種107個。
查處相關案件74起
加大宣傳力度,全省共印發各種宣傳資料近4萬份,組織報道700余篇(次),營造了良好的專項整治氛圍。由專人負責收集、匯總有關信息,認真受理違法銷售食品添加劑的咨詢、申訴和舉報,對重要線索進行跟蹤調查,截至目前,全省共受理相關投訴50起,查處案件74起。
自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省農業部門對奶牛養殖場(戶)自配飼料、蛋白飼料、精料補充料和濃縮飼料進行抽檢,累計抽檢樣品80批(次),對10多家飼料生產企業和30多家飼料經營企業進行了監督檢查,未發現添加三聚氰胺、鹽酸克侖特羅等非食用物質和違禁藥物現象。 (駐地記者黃富強通訊員 蔡恒民)
湖北:清理整頓工作啟動
2月2日,湖北省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聽取省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副組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劉源超就全省專項整治第一階段督導檢查情況和第二階段主要工作專題匯報,研究部署專項整治行動第二階段工作。湖北省副省長張岱梨要求,要通過清理整頓階段的工作,使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得到明顯糾正,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張岱梨充分肯定了全省第一階段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的成績。她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進一步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重點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各級、各部門圍繞第二階段工作目標,進一步完善、細化工作措施,并確保落到實處。二是各方密切合作,形成監管合力,對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單位,要進行聯合突擊檢查。三是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犯罪行為。要通過曝光典型案件,震懾違法犯罪行為。四是加強宣傳引導,發動群眾參與。對群眾舉報的問題要及時跟蹤調查,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五是采取經常性和集中性督辦相結合的辦法,推動工作落實,嚴格責任追究。(國文)
安徽馬鞍山:全面推進第二階段工作
為確保專項整治第二階段工作取得成效,2月3日下午,馬鞍山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專項整治第二階段工作。
節日期間,該市食品安全各監管部門按照各自的監管職能,認真履責,切實做好監管工作,確保了節日期間群眾的飲食安全。市農業部門組織開展專項檢查7次,出動執法人員35人次,檢查單位45家。市質監部門對重點產品液體乳、含乳飲料、肉制品、非發酵豆制品、醬腌菜進行了專項抽查,按計劃已完成抽樣18組。共出動執法人員66人次,對45家正常生產的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進行了專項檢查,未發現食品添加劑違規使用等問題。市衛生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50人次,檢查餐飲單位及食品經營單位71戶次,整治重點單位30戶,整治重點產品6種。市工商部門12315申訴舉報中心共接到投訴4件,其中酒類3件,肉類1件,對這些投訴各分中心都予以妥善處理。出動執法人員546人次,檢查各類食品經營戶和食品添加劑經營戶1424戶次。
會議就扎實做好第二階段專項整治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結合各自的職能,明確目標,把整治工作抓實抓好。二是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加大工作力度。各相關部門要在第一階段自查自糾工作的基礎上,對確定的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組織開展突擊檢查和區域整治,依法嚴厲查處無證生產食品添加劑、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不履行使用添加物質備案手續等違禁藥物和濫用獸藥的違法行為。三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四是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堅持整治與規范相結合,進一步規范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
相關
主動出擊 長效監管
為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衛生部等9部門聯合行動,啟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此舉表明了國家重拳整治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決心和作為。如何進一步加強食品添加劑和食品行業的持續有效監管,是更加急迫而嚴峻的課題,需要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與探索。
據筆者了解,目前不少制備工藝落后的小加工廠缺乏基本的安全責任意識,沒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食品添加劑的科學、合理使用直接關系到食品的質量安全,關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許多小加工廠的負責人分不清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限量標準,對于國家標準中規定允許加什么、加多少沒有明確的概念,或是根本就不知道有相應的國家標準。
為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一些食品企業放棄價格相對較高的食品添加劑,改用工業添加劑。
目前我國急需對食品添加劑的檢測儀器設備以及技術力量加大投入。隨著食品添加劑工業的迅速發展,每年都會有新的品種出現,相應的檢驗檢測方法和技術必須同步跟上,才能滿足形勢變化的需要。
筆者認為,必須主動出擊,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長效監管:
一是繼續完善食品添加劑質量標準體系。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了22類、共1812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和范圍,而且主要參照國際標準制定,原則、程序等都已經和國際接軌,適用性和先進性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國目前的食品添加劑標準還存在缺陷,這就需要繼續完善食品添加劑質量標準體系建設。
二是督促引導企業建立使用食品添加劑規范自律機制。可通過推行食品添加劑登記備案管理,幫助企業建立使用臺帳等措施,規范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三是加強食品添加劑相關知識宣傳教育。一方面要加強食品添加劑安全知識普及宣傳,使廣大公眾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促進食品添加劑的安全使用;另一方面要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食品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和專業水平,從源頭上杜絕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四是實施全過程嚴密監管。在流通環節,要不斷完善食品添加劑流通管理體制,設置食品添加劑經營準入條件,明確主體經營資格,規范流通市場。同時,相關部門要將關口前移,加大對上市食品有關添加劑含量的質量抽驗;在使用環節,把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納入食品企業監管巡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化對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的動態監管。
五是加快檢測能力建設。不斷加大硬件投入和加快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食品添加劑檢測保障能力。各地應爭創條件,建立專業性檢測機構,加強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同時,要加強檢驗技術、信息的交流互動,強化技術合作。各職能部門、食品添加劑生產和使用企業、科研機構可以聯合起來,開展對重要食品添加劑檢測項目的課題攻關和技術研究,不斷提高科學檢測水平,為實現對食品添加劑的有效監管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作者單位:安徽省樅陽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推薦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標準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