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氏定氮法四個步驟
凱氏定氮法的四個步驟是消化、蒸餾、吸收、滴定。
在消化步驟中,需加入少量辛醇并注意控制熱源強度;在蒸餾步驟中,清洗儀器后從進樣口先加入,然后將吸收液置于冷凝管下端并要求,再從進樣口加入20%NaOH至反應管內的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或變成深藍色,然后通水蒸汽進行蒸餾;蒸餾完畢,再蒸1分鐘后,再停火斷氣。
凱氏定氮法是由丹麥化學家凱道爾于1833年建立的,現已發展為常量、微量、平微量凱氏定氮法以及自動定氮儀法等,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凱氏定氮法的理論基礎是蛋白質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總質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過測定物質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質中的總蛋白質含量(假設測定物質中的氮全來自蛋白質),即:蛋白質含量=含氮量/16%。
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消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后在堿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蒸餾出來并為過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標準鹽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