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霉菌的形態觀察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

    2020.9.07

    一、實驗目的
    1、學習自制水浸片觀察微生物的形態;
    2、學習并掌握觀察霉菌形態的基本方法,了解四類常見霉菌的基本形態特征。
    二、基本原理
    霉菌可產生復什分枝的菌絲體,分基內菌絲和氣生菌絲,氣生菌絲生長到一定階段分化產生繁殖菌絲,由繁殖菌絲產生孢子。霉菌菌絲體(尤其是繁殖菌絲)及孢子的形態特征是識別不同種類霉菌的重要依據。霉菌菌絲和孢子的寬度通常比細菌和放線菌粗得多(約為3~10微米),常是細菌菌體寬度的幾倍至幾十倍,因此,用低倍顯微鏡即可觀察。

    三、實驗器材
    1、菌種
    青霉(Penicillium sp.)、曲霉(Aspergillus sp.)、根霉(Rhizopus sp.)、毛霉(Mucor sp.)培養約2~5d的馬鈴薯瓊脂培養物。
    2、溶液或試劑
    乳酸石炭酸棉藍染色液、蒸餾水、50%乙醇、碘液。
    3、器材
    剪刀、鑷子、載玻片、蓋玻片、解剖針、顯微鏡等。
    四、實驗方法及步驟
    1.水浸制片觀察法
    在載玻片上滴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藍染色液或蒸餾水,用解剖針從生長有霉菌的平板中挑取少量帶有孢子的霉菌菌絲,用50%的乙醇浸潤,再用蒸餾水將浸過的菌絲洗一下,然后放入載玻片上的液滴中,仔細地用解剖針將菌絲分散開來。蓋上蓋玻片(勿使產生氣泡,且不要再移動蓋玻片),先用低倍鏡,必要時轉換高倍鏡鏡檢并記錄觀察結果。
    2.玻璃紙透析培養觀察法
    (1)玻璃紙的選擇與處理
    要選擇能夠允許營養物質透過的玻璃紙。也可收集商品包裝用的玻璃紙,加水煮沸,然后用冷水沖洗。經此處理后的玻璃紙若變硬,必定是不可用的,只有那些軟的可用。將那些可用的玻璃紙剪成適當大小,用水浸濕后,夾于舊報紙中,然后一起放入平皿內121℃滅菌30min備用。
    (2)菌種的培養
    按無菌操作法,倒平板,冷凝后用滅菌的鑷子夾取無菌玻璃紙貼附于平板上,再用接種環沾取少許霉菌孢子,在玻璃紙上方輕輕抖落于紙上。然后將平板置28— 30℃下培養3—5天,曲霉菌和青霉菌即可在玻璃紙上長出單個菌落(根霉菌的氣生性強,形成的菌落鋪滿整個平板)。
    (3)制片與觀察
    剪取玻璃紙透析法培養3—4天后長有菌絲和孢子的玻璃紙一小塊,先放在50%乙醇中浸一下,洗掉脫落下來的孢子,并趕走菌體上的氣泡,然后正面向上貼附于干凈載玻片上,滴加1—2滴乳酸石炭酸棉藍液,小心地蓋上蓋玻片(注意不要產生氣泡),且不要移動蓋玻片,以免搞亂菌絲。
    標本片制好后,先用低倍鏡觀察,必要時再換高倍鏡。注意觀察菌絲有無隔膜,有無假根、足細胞等特殊形態的菌絲。注意其無性繁殖器官的形狀和構造,孢子著生的方式和孢子的形態、大小等。
    五 注意事項
    1、制片時,應該挑取少量帶有孢子的菌絲,取的多,反而不宜觀察。
    2、標本制好后,先用低倍鏡觀察,再用高倍鏡觀察。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