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為新冠治療指了另一條路
近日,外國科學家在發表的“Effect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on Survival and Organ SupportFree Day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OVID-19: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文章指出使用抗血小板治療藥物被用于治療似乎不會改變他們短期內對呼吸機等生命支持系統的需求,但會改善他們在接下來三個月內的生存率。
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于1898年上市,臨床應用已有一百多年,成為醫學史上三大經典藥物之一。它仍然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抗炎藥,也是比較和評價其他藥物的標準制劑。近年來,阿司匹林被發現對多種疾病有效,甚至對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癥等重大疾病有效。新冠肺炎感染嚴重的患者有血栓形成的風險,血栓將阻塞血管,并可能導致器官損傷,危及生命。阿司匹林是一種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防止血栓形成。
這項名為REMAP-CAP的臨床試驗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R)資助,涉及2020年至2021年間來自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意大利、尼泊爾、荷蘭和英國105家醫院的1557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在這項包括 1557 名患者的貝葉斯隨機臨床試驗中,使用阿司匹林或 P2Y12 抑制劑進行抗血小板治療與不使用抗血小板治療相比,在21天后對生命維持系統需求的后驗概率為 95.7%。換句話講,使用抗血小板治療的重癥病人的存活率明顯高于不使用抗血小板治療的重癥病患。
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布里斯托大學的Charlotte Bradbury博士說,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似乎可以提高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存活率,但這并不影響他們需要生命支持系統的持續時間。這可能是因為抗血小板藥物只對部分患者有效,而不是所有患者。例如,服用高劑量血液稀釋劑(肝素)的危重患者不會受益于抗血小板藥物,而服用低劑量血液稀釋劑的患者可以受益于抗血小板藥物。研究小組計劃繼續在危重患者中研究這兩種抗血小板藥物,并重點關注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從而更多地了解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從中受益。這篇論文的另一位主要作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Anthony Gordon教授表示,新冠肺炎疫苗已經有效預防了新冠肺炎感染,尤其是重癥病例,但新冠肺炎仍然是一個全球性的疫情,新冠肺炎的重癥病例仍然會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死亡。因此,需要繼續研究哪種治療方法或治療方法的組合能最大程度地幫助危重患者挽救生命。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