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
??距今8000萬年、至少8種、240余枚,福建在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1月12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這一恐龍足跡群化石是國內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也是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11月7日,福建省恐龍資源聯合考察隊在上杭縣龍翔大道旁一個不起眼的小山坡進行勘探時,從坡面覆蓋的紅褐色風化土層下,意外發現了一枚三趾型恐龍足跡。緊接著,在約1600平方米的坡面上,考察隊清理出240余枚恐龍腳印,它們分別屬于植食性蜥腳類、大型中型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和小型獸腳類等至少8種造跡恐龍。
“這些足跡尺寸長度為8厘米至55厘米不等,其中多種恐龍足跡保存有良好的行跡。剖面的層面還保存有波痕、泥裂、蟲跡等豐富的沉積構造和遺跡化石,顯示出多種恐龍在旱季湖畔活動的場景。”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邢立達介紹,恐龍化石大致可分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兩種,恐龍足跡作為恐龍研究的一個新分支,不僅能反映恐龍日常的生活習性、行為方式,還能解釋恐龍與其環境的關系,有著恐龍骨骼化石無法替代的作用。而這么高的多樣性恐龍足跡群集中在1600多平方米的區域,對研究地理、古生態在白堊紀晚期的時候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推薦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