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耶拿攜手中國農大共建實踐基地,產教合作譜新篇章
2022年4月22日,德國耶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國耶拿)與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就共建研究生校外實踐基地舉辦簽約揭幕儀式,開啟“校企融合育人、產教深度合作”的新篇章。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受邀媒體出席本次活動并進行活動報道。
為促進校企一體、工學結合,齊心培養知行合一、德技兼修的下一代“中國工匠”,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與德國耶拿簽署共建研究生校外實踐合作協議,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處處長陳范駿、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副院長王慶杰、工學院韓魯佳教授、楊增玲教授、田思聰教授、張學松教授、史蘇安副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張瀟瀟,德國耶拿CEO趙泰、CHO陳麗、北京區銷售經理楊凌毅及北京技術中心主管崔賀等人出席本次簽約活動。
德國耶拿北京區銷售經理 楊凌毅先生主持活動
德國耶拿中國區CEO 趙泰先生致辭
趙泰介紹,德國耶拿的前身為德國卡爾-蔡司的分析儀器部,成立至今遍布全球并落戶5大區域。德國耶拿作為高端分析測量技術、生物分子診斷技術、液體處理和自動化技術的領先供商,旨在為客戶提供行業內最佳的應用解決方案。
“精于品質、卓于專注”,德國耶拿在發明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德國耶拿自2001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本著“奉獻、卓越、持續、友好”的精神,為中國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和解決方案的同時,也不斷地尋求深入的合作與發展,以專業嚴謹、勤奮敬業的精神在中國市場中展現著團隊的活力與熱情。
本次合作作為德國耶拿與中國高校進行聯合培養的首次合作,是德國耶拿在中國實現自身價值的又一次新的嘗試,也是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機會。趙泰希望此次與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合作,能夠為國家培養更優秀的人才。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處處長 陳范駿先生致辭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陳范駿處長表示,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建立于1984年,是教育部首批建立的22個研究生院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隨著國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立足持續改進和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探索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建設高質量校內外實踐平臺和基地、開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是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培養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德國耶拿中國區CHO 陳麗女士致辭
陳麗表示,“校企融合,協同育人”。德國耶拿總公司就有接納耶拿大學實踐生的傳統,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多崗位、多方面的實習和參與項目的機會。德國耶拿(中國)也將秉承總公司傳統,為研究生提供從學校到工作的過渡實踐服務。希望通過本次與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的合作,打消學生職業選擇的疑惑和減少入職后的適應期,幫助學生日后能更快融入到工作中。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王慶杰先生致辭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副院長王慶杰介紹到,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歷經70年的發展,現有教職工162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70人、講師16人,學院學科建設涉及農業工程、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和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二級學科,其中農業工程和機械工程分別為國家級一流學科和一流學科特色支撐學科。王慶杰表示,學院秉承“以人為本,人才強院”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核心目標,希望能在與德國耶拿的合作中,培養出一批知行合一、德技兼修的高素質人才。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 韓魯佳教授致辭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韓魯佳教授介紹到,從2004年與德國耶拿結緣并購進原子吸收分析儀器,到如今已有18年。18年來,該儀器仍能正常運行,是德國制造和德國耶拿產品品質的最好詮釋。韓魯佳教授希望通過再次與德國耶拿合作,增進雙方的友誼,開啟產教合作、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隨后,德國耶拿CEO趙泰和中國農業大學韓魯佳教授代表雙方正式簽約。德國耶拿CEO趙泰、CHO陳麗和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處處長陳范駿、工學院副院長王慶杰共同為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研究生校外實踐基地揭幕。
簽約儀式
合作實踐基地揭幕
活動人員合影
簽約儀式后,德國耶拿北京技術中心主管崔賀帶領雙方出席領導參觀技術中心實驗室。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產品技術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招標采購
-
企業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