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一例多部位神經纖維瘤病II型病例分析

    2022.3.30

    患者,男性,24歲,頭痛、頭暈伴左耳聽力下降半年于2006年7月5日第一次入院,實驗室檢查陰性,皮膚無咖啡斑,神經系統檢查陰性,家族無類似疾病史,頭顱MRI示:左中顱窩底占位。同月份全麻下行“左顳頂開顱腫瘤切除術”,術中見腫瘤呈灰白色,質地韌,邊界清楚,血供一般,顯微鏡下盡可能完全切除腫瘤,行病理檢查證實為神經纖維瘤。


    2011年7月18日患者左側肢體麻木第二次入院,MRI示左中顱窩底海綿竇旁片狀強化灶(圖1),胸椎椎管內多發占位,于同月份全麻下分別行“左顳頂開顱腫瘤切除術”、“胸3~4、胸11~腰1椎管內多發腫瘤切除術”,顱內腫瘤術中所見同前述,椎管內腫瘤肉眼呈灰白色,質韌,邊界清楚,血供一般,大小不一,最大3 cm×2 cm×2 cm,最小米粒到芝麻大小,散在分布,與脊神經聯系密切者未強行切除,其余瘤體顯微鏡下完全切除,術后病理證實均符合神經纖維瘤


    2011年11月8日患者右枕部脹痛伴飲食嗆咳第三次入院,MRI示右頸部皮下(圖2)、頸椎椎管內(圖3)、右肺上葉(圖4)、腹腔等多處多發結節灶,同月份全麻下分別行“右枕頸部皮下包塊切除術”及“頸4~7椎管內腫瘤切除術”,術中見頸部腫瘤外觀性質同顱內神經纖維瘤,椎管內腫瘤沿神經根分布,大小不一,魚肉樣,邊界清楚,血供不豐富,顯微鏡下盡可能切除腫瘤后行病理檢查證實為神經纖維瘤(圖5),肺葉及腹腔內瘤體未行手術治療,后患者出院,2013年9月電話隨訪患者:帶瘤生存,仍左耳聽力下降、左側肢體感覺異常及右頸部活動受限。


    1648630881212739.jpg


    討論


    神經纖維瘤病(NF)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以神經嵴細胞異常增生為特征,病理類型為神經鞘瘤,腫瘤起源于胚胎外胚層,廣泛全身分布,病變可見于中樞神經系統、脊髓、內臟器官、骨骼等,甚至可見于生殖系統,分為NFl和NF2二型。I型為周圍型神經纖維瘤病,皮膚呈典型牛奶一咖啡斑,病變基因在19q11.2,發病與雌激素有關。II型為雙側聽神經瘤和(或)其他神經系腫瘤的神經纖維瘤病(例如本例患者),病變基因在22q12,轉錄4.5 kb mRNA,編碼一個含595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命名為Merlin,為抑癌基因,介導生長因子特異性細胞變化,Merlin表達缺陷(如基因缺失、插入和點突變)將導致抑制細胞生長的信號減弱,最終細胞異常增值、惡性變及腫瘤細胞浸潤,NF2發病率較NFl少見,中樞腫瘤惡變率低,兩類型可合并先天脊柱畸形或中樞系統腫瘤,約15%患者可伴有視神經膠質瘤,約14%NF1患者伴有胼胝體損害,甚至可合并顱內動脈瘤、腎動脈狹窄、心臟神經鞘瘤。


    有研究發現NF2與視神經鞘膜瘤有關聯,甚至NFl可與NF2共存,臨床上將NF2分三個亞型:①Wishart型(重型),表現為雙側聽神經瘤,可同時合并顱內和脊髓腫瘤。②Gardner型(輕型),癥狀較輕,發病晚,較少合并顱內及脊髓腫瘤。③Segrnental型(不完全型),同側前庭神經雪旺細胞瘤合并腦膜瘤,或局限于部分周圍神經系統的多發雪旺細胞瘤。NF2典型臨床表現為雙側聽力受傷,椎管內病變因壓迫癥狀而就診,位于皮下表淺的腫瘤患者可捫及,深部腫瘤產生壓迫刺激癥狀發現,甚至一些罕見部位的神經纖維瘤常被誤診,大多因術后證實為神經纖維瘤。


    神經纖維瘤病的診斷首選增強MRI檢查,懷疑全身多部位病變時可行3.0T磁共振三維容積采集水脂分離技術序列成像,典型MRI表現:T1WI呈等信號或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增強掃描病變實質部分明顯不均勻強化,病灶若有囊變、壞死則無強化。82%并發聽神經瘤,54%合并腦膜瘤(可伴硬腦膜增厚),少部分合并室管膜瘤、神經鞘瘤等。對懷疑神經纖維瘤病患者,建議行全身MRI檢查。


    目前神經纖維瘤病治療以顯微手術為主,輔以放化療,將來寄希望于基因治療,手術以減輕腫瘤壓迫為目的,盡可能保護聽神經及脊髓功能,大多學者認為,腫瘤直徑>3.0 cm先行手術切除,腫瘤全切率88%~95%,聽力保存率36%~40%,如有殘余可行立體定向γ刀治療,Rowe等報道γ刀治療神經纖維瘤8年腫瘤控制率78%,但也有文獻報道長期放療會引起腫瘤細胞遠處播散、轉移、惡變,藥物(如索拉非尼、曲妥珠單抗、LY294002三磷酸酰肌醇蛋白激酶抑制劑、酮替芬)治療神經纖維瘤病有一定潛能,但目前還處于早期臨床試驗階段。伴聽力下降者,可行多通道聽覺腦干移植術治療聽神經損傷。


    隨著神經分子生物學發展,對NF基因診療的不斷深入,希望通過基因治療,對神經纖維瘤病治療提供新策略。如Bashour等研究發現Merlin可改變神經纖維瘤Ⅱ型的表型,Ikeda等研究顯示Merlin過度表達能抑制人類NFⅡ基因缺陷的和正常人的腦膜瘤細胞的增殖,另外,產前診斷和優生優育很重要,如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基因突變檢測的微衛星技術,避免神經纖維瘤病傾向嬰兒出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雖然神經纖維瘤病II型患者預后不佳,但早期診斷、多學科綜合治療,可保護患者神經功能和改善術后生活質量。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