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停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李天初逝世
據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消息,2022年12月2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杰出的計量科學家、我國國家時間頻率體系建設領軍者,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李天初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以下為訃告正文
訃告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杰出的計量科學家、我國國家時間頻率體系建設領軍者,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李天初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根據李天初同志生前遺愿,經征求家屬意見,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為便于全院干部職工表達敬意和寄托哀思,特于2022年12月30日-2023年1月3日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平里院區禮堂二層設置吊唁靈堂,并于2023年1月3日召開追思會。
李天初同志治喪委員會
2022年12月29日
聯系人:和增表 18101117338
解壽昌 13601395241
吳 凡 13401019190
陳 川 13488880608
李天初院士生平
李天初,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1945年11月出生于貴州省貴陽市。1970年清華大學畢業,1981年和1991年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分別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82年至今歷任中國計量院助研、副研、研究員。2002年和2014年分別被聘為北京理工大學和清華大學兼職教授。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2018年擔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
長期從事時間頻率、原子干涉絕對重力、激光光譜和光纖-光電子計量 等研究。
上世紀80、90年提出和研究準相干光干涉光纖傳感,干涉逼近測量液體折射率,牛頓環測量光學表面反射相移等新原理新技術;研究空氣折射率干涉儀設計原理,光干涉測量長度的相對不確定度極限 等;規劃并主持研制系列光纖基本參數測量標準裝置。
1997年以來主持研制系列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基準鐘,復現秒定義, 2014年NIM5噴泉鐘批準作為秒長國家計量基準裝置,2014年NIM5噴泉鐘通過國際評審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 2015年起為北京衛星導航中心地面時間提供溯源支持; 2001年規劃指導研制飛秒光學頻率梳, 建立微波和光學頻率的相干聯系; 2004規劃指導研制伺服鎖定光纖鏈路高保真傳輸微波頻率; 2005起規劃指導研制鍶原子光晶格鐘, 2015年鍶光鐘與NIM5噴泉鐘的頻率溯源數據參加國際鍶原子推薦頻率賦值; 2013年指導研制銣原子干涉絕對重力儀,成功參加2017年國際絕對重力比對;2017年指導地面重力和潮汐重力頻率偏移的研究和計算。
發表同行評審主要論文60余篇。
1995、2002、2006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三、二、一等“國家科技進步獎”各一次,2016年作為第二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5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