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的藥代動力學的介紹
肝素口服不吸收,皮下、肌內或靜脈注射均吸收良好,吸收后分布于血細胞和血漿中,部分可彌散到血管外組織間隙。其靜脈注射后能與血漿低密度脂蛋白高度結合成復合物,也可與球蛋白及纖維蛋白原結合,由單核-吞噬細胞系統攝取到肝內代謝,經肝內肝素酶作用,部分分解為尿肝素。肝素靜脈注射后半衰期為1~6h,平均1.5h。并與用量有相關性;按體重靜脈注射100U/kg、200U/kg或400U/kg,其半衰期分別為56、96、152min。慢性肝、腎功能不全及過度肥胖者,肝素的代謝、排泄延遲,并有體內蓄積的可能。由于分子較大,肝素不能通過胸膜和腹膜,也不能通過胎盤。血漿內肝素濃度不受透析的影響。肝素起效時間與給藥方式有關。直接靜脈注射可立即發揮最大抗凝效應,以后作用逐漸下降,3~4h后凝血時間恢復正常。一次靜脈滴注給予負荷量可立即發揮抗凝效應,否則起效時間則取決于滴注速度。皮下注射一般在20~60min內起效,且有個體差異。肝素的代謝產物一般為尿肝素,經腎臟排泄,大量靜脈注射后其50%可以原形排出。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