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定成:抓好質控是胸痛中心建設的重中之重
“從總體的數量和趨勢來看,胸痛中心建設已從早期的穩健探索,轉向為成熟后的大規模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大省盡管通過認證的胸痛中心數量較多,但受到人口密度的影響,每百萬人口胸痛中心建設數量還不夠。”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教授向定成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如果達到國內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都建立胸痛中心的目標,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數據統計顯示,胸痛中心累積救治胸痛患者超1467萬例。其中2011年全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內死亡率為10.1%,2023年胸痛中心質控報告顯示院內平均死亡率為3.4%,下降了65%。從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間,城市地區急性心梗死亡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每十萬人口死亡率下降2人,農村地區穩定在78人,整體趨勢顯示了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下降的拐點。
除了死亡率的下降,在經濟指標方面胸痛中心單位STEMI患者平均住院天數和平均住院費用均呈下降趨勢,2023年標準版和基層版胸痛中心單位STEMI患者平均住院天數分別為7.8天和6.6天,平均住院費用分別為2.74萬元和1.76萬元。
“然而,在主動脈夾層和肺動脈栓塞治療方面,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向定成提供的胸痛中心數據顯示,主動脈夾層的治療策略以保守治療為主(42%),其次為外科手術(23%)、擇期介入治療(18%)、緊急介入治療(6%);肺動脈栓塞患者抗凝治療比例為56%,篩查適合溶栓且行溶栓治療的比例為74%。?? ?
為此,2023年,全國胸痛中心建設的組織框架做出調整,由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統籌,成立國家胸痛中心專家委員會,建立協調工作組織機構和專家體系,將緊密圍繞國家政策方向,提升胸痛中心建設內涵。進一步加強臨床專科能力評估,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提升相關臨床專科的醫療服務能力、醫療技術能力、醫療質量安全水平和醫療服務效率;同時,積極響應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的號召,系統重塑醫療衛生體系和整合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讓群眾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優質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