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理化指標--水溫測定方法介紹
一、水溫
水的物理化學性質與水溫有密切關系。水中溶解性氣體(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動,非離子氨、鹽度、pH值以及碳酸鈣飽和度等都受水溫變化的影響。
溫度為現場監測項目之一,常用的測量儀器有水溫計和顛倒溫度計,前者用于地表水、污水等淺層水溫的測量,后者用于湖庫等深層水溫的測量此外,還有熱敏電阻溫度計等。
1.水溫計法
(1)儀器
水溫計:水溫計為安裝于金屬半圓槽殼內的水銀溫度計,下端連接一金屬貯水杯,使溫度表球部懸于杯中,溫度表頂端的槽殼帶一圓環,拴以一定長度的繩子。通常測量范圍為-6 ℃~+ 40℃,分度為0.2 ℃。
(2)步驟
將水溫計插入一定深度的水中,放置5 min后,迅速提出水面并讀取溫度值。當氣溫與水溫相差較大時,尤其應注意立即讀數,避免受氣溫的影響必要時,重復入水中,再一次讀數。
(3)注意事項
①當現場氣溫度高于35 ℃或低于-30 ℃時,水溫計在水中的停留時間要適當延長,以達到溫度平衡。
②在冬季的東北地區讀數應在3 s內完成,否則水溫計表面形成一層薄冰,影響讀數的準確性。
2.顛倒溫度計法
(1)儀器
顛倒溫度表:顛倒溫度表有閉端(防壓)和開端(受壓)兩種,均需裝在采水器上使用。前者用于測量水溫,后者與前者配合使用,確定采水器的沉放深度。在深度小于200 m的水中,可根據放出的繩長來確定采水器的沉放深度,而不必用閉端與開端顛倒溫度計的溫差進行計算。
顛倒溫度表由主溫表和輔溫表組裝在厚壁玻璃套管內構成,閉端顛倒溫度表的厚壁玻璃套管兩端完全封閉。主溫表是雙端式的水銀溫度表,其測量范圍通常為-2 ℃~32 ℃,分度為0.10 ℃。輔溫表是普通的水銀溫度表,用于校正因環境溫度改變而引起的主溫表讀數變化。溫表的測量范圍一般為-20 ℃~+50 ℃,分度為0.5 ℃。
(2)步驟
顛倒溫度計隨顛倒采水器沉入一定深度的水層,放置10 min后,使采水器完成顛倒動作后,提出水面立即讀取水溫(輔溫讀至位小數,主溫讀至兩位小數)。根據主、輔溫度的讀數,分別查主、輔溫度表的器差表(依溫度表檢定證中的檢定值線性內插作成)得相應的校正值。
當水溫測量不需要十分精確時,則主溫表的訂正值即可作為水溫的測量值。如需精確測量,則應進行顛倒溫度表的校正。
(3)注意事項
水溫表或顛倒溫度表應定期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