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臨床質譜技術吸引了千余人
——“第四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暨《多囊卵巢綜合征雄激素質譜檢測專家共識》發布會舉辦
2023年4月14日,“第四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暨《多囊卵巢綜合征雄激素質譜檢測專家共識》發布會舉辦。本屆論壇由京津冀婦女與兒童保健專科聯盟檢驗子聯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聯合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本次大會群賢畢至,大咖云集,吸引了1000余名從業者和相關近40家企業參加,共同討論質譜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為雙方提供了交流和溝通的平臺,促進了“產學研用”一體化。分析測試百科網為您全程報道。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臨床質譜檢驗中心主任、檢驗科副主任曹正(左)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主任翟燕紅(右)主持大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院長陰赪宏致辭
陰赪宏表示,北京婦產醫院主辦臨床質譜論壇已經有四年的歷史。這四年里中國臨床質譜領域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新技術和最新研究進展。本次論壇吸引了近40家臨床質譜相關企業與行業從業者一同探討臨床質譜應用。目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已經有10余臺臨床質譜,為檢驗科臨床檢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陰赪宏表示,希望通過本屆臨床質譜論壇,助力臨床質譜技術發展,最終為廣大的患者帶來更多益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副院長吳青青致辭
吳青青表示,質譜在臨床婦女兒童疾病診斷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婦女兒童的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反映國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標準。本次論壇邀請了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為前來學習的學員打開臨床質譜的新眼界。吳青青希望,北京婦產醫院今后也將發揮自身優勢,繼續引領學科發展在一體化平臺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檢驗科主任,北京醫學會檢驗分會主任委員王清濤致辭
王清濤表示,質譜技術在醫學臨床診斷、醫學研究等多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質譜領域的發展也為質譜應用積累了大量數據和實踐經驗。本次論壇內容豐富、有多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展開報告分享經驗。王清濤希望通過兩天的學習,前來參加會議的學員對質譜的基礎應用有更加深入、更加客觀的理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宣武醫院,北京醫學會檢驗分會候任主委王培昌致辭
王培昌回溯了質譜技術的發展歷程,從歷史上第一臺質譜儀的研制,到如今臨床質譜技術在中國的進展。中國臨床質譜雖然起步晚基礎薄弱,但在近十年的迅速發展中已初具規模。本次論壇為行業從業者與質譜生產的企業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加強了產學研結合,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臨床質譜的發展。
大會專家合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科技處處長岳文濤主持“質譜與臨床科研新進展”專題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劉京凈博士做了“面向生命健康交叉應用的功能代謝組學創新研究”的報告。她表示,功能代謝組學為分子診斷提供新的創新思路和方法。細胞中大分子與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共同決定了生命體的功能。劉京凈所在的呂海濤研究團隊,通過代謝組學方法研究了表型功能分子、功能代謝分子、外源代謝分子三類代謝分子,制定了功能代謝組學策略。研究團隊將這套方法應用于胰腺癌的診斷與治療,建立了適用于多基質的精準修飾代謝組學方法,并優化了精準靶向代謝組學方法。同時團隊也利用代謝組學空間質譜成像,動態捕獲活體細胞代謝的時間和空間代謝組學信息,進一步對胰腺癌細胞進行診斷與分型。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副教授做了“臨床蛋白質組研究進展”的報告。他表示,蛋白組學作為研究蛋白質的科學,在精準醫療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血清、尿、眼淚、腦髓液、糞便、活體組織、石蠟切片、細胞、毛發等樣品都可以作為樣品,應用于臨床蛋白質組學中。郭天南介紹了甲狀腺結節的檢測,建立了研究甲狀腺蛋白質組學的臨床檢驗方法——Pressure Cycling Technology (PCT),可以對僅有500余個細胞切片樣品進行組學檢測,獲得大量的細胞信息,并借助AI模型算法計算找到細胞上與疾病相關的有效靶點。此外,郭天南介紹了基于LCM與MALDI-IMS的空間蛋白質組學,并建立了一種簡易的空間蛋白質組學方法流程——ProteomEx。該方法利用小分子錨定抗體,在水作用下膨脹,可以實現樣品蛋白組空間上的擴充,有助于更加清晰地了解蛋白質信號通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藥師李鵬飛主持“TDM質譜檢測新進展”專題報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主任藥師果偉做了“《中國精神科治療藥物監測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解讀”的報告。他表示,治療藥物監測(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 通過定量測定和解釋血藥濃度以優化藥物治療。《精神科治療藥物監測指南》是為了向臨床醫生和實驗室提供有效的TDM信息,旨在改善神經精神藥物治療的效果,加快很多患者的康復,并降低醫療費用。果偉介紹了治療藥物專家共識,并表示臨床上有人員不足、資質不夠等諸多因素限制了TDM臨床應用。國際上以德國為中心,出版了AGNP 2017作為通用精神科TDM標準共識。目前,中國的TDM共識以國際共識為模板,對其進行了修訂。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李艷妍做了“干式微采樣在治療藥物監測中的應用”的報告。她表示,個體化治療希望通過給藥的時間、用量等因素提高藥物療效。李艷妍在方法學的對比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完成多種血藥濃度項目檢驗,包括抗癲癇類、抗腫瘤類和抗菌藥物類等。干血斑檢測技術用濾紙片采集血液樣本,借助微流體技術、結合LC-MS/MS法,可對藥物療效監測、生物標志物、基因組學、藥物開發、藥物濫用等進行精準檢測。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任陳亞軍主持“婦幼質譜應用新進展(一)”主題報告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檢驗科主任朱波做了“膽固醇代謝在產科相關并發癥中的研究進展”的報告。妊娠期的孕婦生理指標會發生變化,血漿量增加、營養元素需求增多、基礎代謝率與耗氧量明顯增加等。通過妊娠期代謝物如類固醇激素和脂質的檢測,可以對妊娠期婦女的生理狀態進行分析,有助于預測孕周以及發現妊娠相關疾病。朱波分析了妊娠期PLGF、slft-1、AFP等代謝物在體內含量,研究了不同代謝物與糖尿病等疾病的關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惠文做了“溶酶體貯積病的新生兒篩查進展”的報告。她表示,溶酶體貯積病(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LSDs)為一組罕見遺傳性疾病,由編碼溶酶體酶和其相關共因子(related cofactors)的基因突變引起,基因突變導致溶酶體內大分子不能或僅部分被消化,從而致使細胞功能失常,出現癥狀。張惠文介紹了LSDs的臨床表現和常見的類型,并介紹了新華醫院從2013年到2023年LSDs的診療成果。相比于在胎內早期診斷治療,出生后LSDs治療效果欠佳,出生后的兒童治愈緩慢。目前,新華醫院利用液質聯用質譜(LC-MS/MS)法進行新生兒篩查分型,在嬰幼兒治療檢測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北京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李傳保(左);北京市化工職業病防治院院長助理、高級工程師崔西勇(中);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藥師孫志(右)共同主持“慢病管理與中毒、職業健康質譜應用新進展”主題報告
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副主任藥師李水軍做了“血糖管理短期指標1,5-AG的檢測及臨床應用進展”的報告。他表示,1,5-脫水葡萄糖醇是反映短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標。我國糖尿病的血糖監控面臨諸多困境,他闡述了監測1,5-AG可使血糖監控更加嚴密、精細、完整和科學的原因,并介紹了國內外相關科研成果。1,5-AG作為短期血糖的監控指標,可快速敏感地響應血糖變化,更特異性地有效反映餐后血糖,且不受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的影響。李水軍團隊建立相應的LC-MS/MS檢測方法,具有優異的靈敏度和準確性。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高艷霞做了“中毒臨床救治和毒物檢測”的報告。她表示,中毒疾病關系到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中毒多發于1-4歲與40歲以上。中毒的原因主要分為職業性中毒和生活性中毒,按種類又可以分為食物、藥物等。中毒會引起人體昏睡昏迷、閃擊樣昏厥、驚厥、肌麻痹、肌纖震顫甚至死亡。高艷霞剖析了多例中毒案例,詳細分析了每個案例的基本情況,解決問題的技術亮點,并分享了救治急性和慢性中毒的臨床經驗。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技師李惠玲做了“質譜技術在職業衛生檢測中的應用”的報告。職業衛生,即職業病檢測是關乎人們健康的重要檢測項目,隨著質譜技術的發展,職業衛生檢測也獲得了更加便利的工具。跟據國家衛健委在202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幾年國家職業病降幅達42%。質譜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職業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職業病化學性物質中毒可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MS方法,可高效、高靈敏地確定樣品中未知毒物,為快速救治中毒人員提供了依據,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損失,挽救更多的生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臨床質譜中心組長李幽然主持衛星會
南京品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科學部副總監王玉娟(左上);豪思生物生物產品經理宋志儒(右上);愛灣醫學CEO楊江濤(左下);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何帆(右下)
此外,在臨床質譜衛星會議上,品生醫療、愛灣醫學、豪思生物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帶來了關于臨床質譜檢驗相關的專題報告。
-
會議會展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
-
標準
-
精英視角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精英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