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衛計委臨檢中心解析:中國二代測序診斷測試的政策

    2017.1.13

      在過去的十年,DNA測序比過去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價格,這一進步主要因為二代測序技術(NGS)的發展。二代測序技術現在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包括實體瘤分析、血液腫瘤分析、遺傳病分析和傳染病分析;無創產前檢測(NIPT);植入前診斷(PGD)和篩查(PGS)。

      鑒于這一快速發展的領域,2014年2月中國食品藥品監督局(CFDA)和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NHFPC)暫停了臨床二代測序檢測,隨后頒布了一系列二代測序檢測監管要求。

      衛計委臨檢中心解析:中國二代測序診斷測試的政策

      CFDA的管理監督

      CFDA要求所有二代測序商業檢測系統在臨床使用之前都需要進行認證,包括:打包在一起并銷售給實驗室的試劑、儀器和軟件。第一個被CFDA批準的診斷產品(2014年6月30日)是華大基因的測序儀BGISEQ-1000和BGISEQ-100和檢測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21號染色體三體、18號染色體三體、13號染色體三體)的試劑盒,使用半導體測序法和聯合探針錨定連接測序法。NIPT已經成為中國使用最廣泛的二代測序檢測技術之一,有多項研究證明其具有高敏感性、特異性和陰性預測值。直至今天,CFDA批準了5款二代測序儀器:華大基因的BIGSEQ-100(基于LIFE公司的 Ion Torrent測序儀)和BGISEQ-1000(基于Complete Genomics公司的測序技術),貝瑞和康的NestSeq CN500,達安基因的DA8600(基于LIFE公司的 Ion Torrent測序儀)和博奧生物的BioelectronSeq 4000(基于LIFE公司的 Ion Torrent測序儀),都分別有相應的NIPT檢測試劑盒。除NIPT和PGS之外,在其他領域還沒有商業的二代測序試劑盒,如:腫瘤相關的變異檢測、遺傳分析和PGD。

      衛計委臨檢中心解析:中國二代測序診斷測試的政策

      國家衛計委的管理監督

      國家衛計委于2014年4月開展了二代測序實驗室資質的評估項目。至今為止,有9家單位批準進行NIPT,6家批準進行PGD/PGS,26家被批準進行腫瘤學檢驗,18家批準進行遺傳病檢測。參加評估的實驗室必須是國家根據衛計委規范文件認證的“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所有使用二代測序進行的臨床檢測必須在相應的規范下進行。實驗室應建立標準操作流程(SOP),質量控制(QC)體系,并且記錄每次檢測的結果。基于標準操作流程和質控體系,各個實驗室的檢測過程應被驗證是否達到預期的表現。內部質量控制和室間質評(EQA)對于驗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同樣重要。

      評估提供二代測序檢測實驗室的專業性,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NCCL)2014年組織了二代測序檢測21、18和13號染色體三體的室間質評。室間質評的結果說明了大多數參評實驗室使用了CFDA認證的試劑,并且可以可靠地提供NIPT檢測結果。2015年,NCCL開展了國家范圍內的室間質評檢驗二代測序技術檢測體細胞變異的有效性。參與者包括26家官方認證的腫瘤檢測實驗室,也有在進行二代測序檢測評估的實驗室。所有的結果都出自于實驗室自建檢測(LDT)。反饋結果的51.6%(33/64)家參與者的表現是可以接受的,只有26.6%(17/64)準確地發現了NCCL發放的DNA樣本中的所有變異。這一結果說明了,急需二代測序檢測腫瘤體細胞變異的方法改進,這可能是由于檢測過程的復雜性導致的。

      管理監督的挑戰

      隨著二代測序技術的使用,臨床實驗室可以使用疾病位點特異的一組基因、全外顯子組測序或者全基因組測序。二代測序檢測與傳統的分子檢測有很大不同,給管理和監督帶來了很大挑戰。

      對于CFDA,基于二代測序的檢測需要新的方法保證分析和臨床的可靠性。

      1.不同于傳統檢測只檢測一個或者確定數目的分子來診斷一種或者幾種特定的項目,二代測序檢測可以檢測人類基因組大量的變異;因此評估每個變異的可靠性是不現實的。雖然評估有代表性的一些變異類型可能是一種有效評估二代測序檢測平臺性能的方法,對于不同的臨床領域需要建立新的不同的檢測清單去評估特定的二代測序檢測項目。

      2.基于二代測序的檢測可以發現具有臨床意義的變異也可以發現臨床意義不明確的變異。因此臨床驗證的需要對于不同的位點有不同的要求。

      3.二代測序預期的用途可能只限于某些患者人群、藥品或者疾病。然而根據美國國家癌癥中心的MATCH(Molecular Analysis for Therapy Choice)項目,治療藥品的選擇根據靶向測序結果發現的特定分子而不是根據癌癥的種類。隨著臨床研究的快速發展,CFDA應考慮批準擴大之前批準的藥物的應用范圍。

      衛計委臨檢中心解析:中國二代測序診斷測試的政策

      二代測序技術的發展同樣為國家衛計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盡管要求試點實驗室在臨床擴增檢驗實驗室的規范下進行二代測序檢測,但由于基于二代測序臨床檢測往往比傳統的分子檢測更為復雜,急需為提供這些檢測的實驗室制定新的監管措施。近年來,美國疾控中心、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會、美國病理學家協會為有效評估二代測序方法的可靠性、分析過程監控和變異報告方法制定了規范。然而,實驗室實施這些指南仍然是一項挑戰。

      總的來說,中國政府開始對二代測序的臨床檢測項目進行管理和監督,并且在二代測序診斷測試的標準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同時正積極努力探索出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且不阻礙創新促進精準醫療進步的方法。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