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室溫超導”團隊稱論文存缺陷,引爆資本市場
近日,“室溫超導”無疑是全球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前不久,韓國一個科學家團隊發布論文稱“實現了室溫超導”,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然而,8月2日早,據多家媒體報道,該研究團隊的成員表示,論文存在缺陷,系團隊中的一名成員擅自發布,目前團隊已要求下架論文。
不過,該消息并未減退資本市場對“超導概念股”的爆炒。昨夜美股市場,“美國超導”盤前一度大漲超150%,最終收漲60%。8月2日早盤,A股“室溫超導”概念繼續發酵,截至午盤,國纜檢測、法爾勝、中孚實業、百利電氣漲停,永鼎股份漲超8%。
有證券機構表示,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會引起資本市場關注。一旦“室溫超導”被證偽,相關概念股必然會退潮,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
韓國“室溫超導”團隊承認“論文有缺陷”
7月22日,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高麗大學等團隊的研究人員向預印本網站arXiv上提交了名為“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的最新研究結果。
該研究表示,一個被命名為“LK-99”的材料可實現室溫超導,LK-99是由鉛磷灰石稍加變動的六方結構,引入了少量的銅,使其可以在127攝氏度以下表現出超導性。
論文一經發布,全球物理界為之沸騰。與此同時,不少團隊都開始對韓國團隊的發現展開了研究。在多個復現驗證實驗中,根據韓國團隊合成的材料,均沒有檢測到超導性。因此,此次韓國科研人員的成功也引起了不少的質疑。
在論文引起國際關注后,8月2日早,據多家媒體報道,韓國該研究團隊的成員表示,論文存在缺陷,系團隊中的一名成員擅自發布,目前團隊已要求下架論文。
據報道,這項研究其實是針對今年4月發布在韓國期刊的超導體論文的補充,并且已向國際期刊申請審查。
室溫超導引爆“概念股”,多家上市公司回應
室溫超導領域的每一個“消息”,都會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躁動,這次也不例外。
8月1日,A股超導概念走勢強勁。截至收盤,法爾勝、百利電氣、永鼎股份漲停,西部超導漲逾7%,聯創光電漲逾6%。美股市場,一家叫做“美國超導”的美國重型通訊設備公司,8月1日美股漲幅一度達近150%,收盤大漲60%。
8月2日早,“韓國室溫超導團隊承認論文有缺陷”的消息仍未阻止A股“超導旋風”。截至發稿,國纜檢測、法爾勝、中孚實業、百利電氣漲停,永鼎股份漲超8%。
“室溫超導”引爆市場,不過,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公開回應呈現觀望情緒。
聯創光電表示,短期來看,室溫超導對公司而言可能是一個熱點,但對業務而言并沒有很快的促進作用。因為新材料從出現到真正實現工業應用,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據悉,目前該公司選擇使用高溫超導,是因為高溫超導的載流特性和制冷條件都是比較起來更優的選擇。
永鼎股份表示,公司業務涉及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已形成收入,該業務是公司近年重點發展的方向。公司認為,韓國團隊所提及的室溫超導屬于偏概念,還處于實驗室階段,需要反復論證,距離落地及商業化還需要較長時間。
西部超導也表示,該項技術目前還在實驗階段,公司不便做太多評價,正在密切關注。
什么是“室溫超導”?
7月27日,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稱,超導是物質的一種特殊狀態,有兩個最主要的指標,分別是臨界溫度和臨界磁場。超導體電阻為零,可以無損耗地輸電;有完全抗磁性,液氮超導磁懸浮就是很直觀的表現。
公開資料顯示,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H·卡茂林·昂內斯發現汞在溫度降至4.2K附近時突然進入一種新狀態,其電阻小到實際上測不出來,他把汞的這一新狀態稱為超導態。目前大多數簡單金屬或合金材料的超導轉變溫度都在40K(-233℃)以下,限制了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目前僅發現銅氧化物超導體和鎳氧化物超導體2種轉變溫度達到液氮溫區77 K(-196℃)的非常規超導材料體系。
此次韓國科研團隊公布的超導材料體系在“室溫常壓”(轉變溫度約400 K(127℃))下即展現超導性。若被復現成功,這將是超導領域革命性的進步。
“室溫超導”意味著什么?
浙商證券研報分析指出,目前超導材料的應用局限于低溫和高壓環境,如果室溫常壓超導材料取得突破,將在能源、交通、計算、醫療檢測等諸多領域產生變革。包括:
更高效的能源傳輸、轉換與存儲:超導材料利用零電阻的特性,可以無損耗地傳輸電力,使得能源傳輸效率、穩定性和可靠性極大提升。
更高速的交通方式:超導材料帶來電能傳輸效率的提升和磁懸浮列車降低成本的可能,將直接影響高速交通方式變革。
更快的信息處理速度:超導材料在低溫環境下具有高度的量子特性,可用于構建量子計算機,運算速度遠超現有計算機,或將在信息處理領域帶來巨大變革。
更先進的治療手段:超導材料在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MRI、超導線圈等。將為醫療設備的小型化和便攜化提供可能,推動醫療技術的發展進步。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技術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