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一例胰腺原發性肝細胞癌病例分析

    2022.3.06

    患者男,41歲。主因體檢行B超檢查發現胰腺占位性病變就診。患者無明顯不適,體檢和實驗室檢查未發現異常。B超表現:胰腺頸部低回聲類圓形腫塊影,回聲較均勻,邊界清晰,可見包膜,腫塊后方回聲輕度增強。

    ?

    CT表現:平掃發現胰腺頸部稍低密度腫塊影,邊界清晰,直徑3.2 cm,平均CT值為37HU,腫塊內部密度均勻,無鈣化及出血征象(圖1)。增強掃描動脈期腫塊明顯均勻強化,CT值為128HU,腫塊邊界可見包膜環狀強化(圖2);門靜脈期病灶進一步強化,CT值達137HU,相對正常胰腺實質為高密度改變(圖3)。胰腺體尾部實質密度均勻,病灶鄰近的胰腺體部呈輕度萎縮改變,胰管未見明顯擴張。

    ?

    1646562760679978.png


    圖1CT平掃見類圓形稍低密度腫塊影位于胰腺頸部(↑);圖2CT增強掃描動脈期腫塊明顯強化,邊緣可見環狀包膜強化(↑);圖3CT增強掃描靜脈期腫塊進一步強化(↑)

    ?

    MRI表現:脂肪抑制T2WI上腫塊呈中等程度稍高信號改變,邊界清晰,邊緣見稍低信號包膜影,內部見點狀更高信號影(圖4)。肝臟快速容積采集平掃腫塊呈稍低信號改變,腫塊內部可見點狀更低信號影(圖5)。DWI上腫塊呈稍高信號改變,表現為擴散中等程度受限。增強掃描動脈期腫塊中等程度強化,病灶內部見點狀更高強化,邊緣包膜可見環狀強化(圖6);靜脈期病灶進一步強化,病灶包膜環狀強化更為明顯(圖7)。

    ?

    1646562760144094.png

    1646562761246186.png


    圖4脂肪抑制T2WI上腫塊呈中等程度稍高信號改變(↑);圖5肝臟快速容積采集平掃腫塊呈稍低信號改變,腫塊內部可見點狀更低信號影(↑);圖6MRI增強掃描動脈期腫塊中等程度強化,病灶內部見點狀更高強化(↑);圖7MRI增強靜脈期病灶進一步強化,病灶包膜環狀強化明顯(↑)

    ?

    手術及病理表現:術中胰腺頸部見一直徑約3 cm腫塊,表面光滑,周圍組織無侵犯,與胰腺緊密粘連,術中腫塊完全剝離。病理巨檢,腫塊為實性,較軟,腫塊有假包膜(受壓的胰腺和纖維組織)。腫塊切面呈灰黃色,可見局灶性出血,無壞死區。顯微鏡下,腫瘤細胞排列成條索狀、板層結構,間質豐富可見血竇。腫瘤細胞呈多角形,胞質豐富,呈顆粒狀,嗜伊紅,細胞間隙見棕黃色素(圖8)。免疫組織化學肝細胞石蠟抗原(HepPar1)在腫瘤細胞上呈陽性(圖9)

    ?

    1646562761741787.png


    圖8顯微鏡下,腫瘤細胞排列成條索狀、板層結構,間質豐富可見血竇。腫瘤細胞呈多角形,胞質豐富,呈顆粒狀,嗜伊紅,細胞間隙見棕黃色素(HE×100)圖9肝細胞石蠟抗原(HepPar1)在腫瘤細胞上呈陽性(免疫組織化學×100)

    ?

    癌胚抗原在腫瘤間質呈管狀染色,CD34在腫瘤組織毛細血管呈陽性,CD56、CD99、CK8、CK18在腫瘤細胞胞質內呈陽性染色。突觸素和嗜鉻粒蛋白均為陰性。病理診斷為胰腺原發肝細胞癌。

    ?

    討論

    ?

    胰腺原發性肝細胞癌罕見,可能起源于胰腺上異位的肝組織。肝組織異位是少見的發育異常,通常在剖腹探查、腹腔鏡手術或尸檢中發現。胰腺上異位的肝組織可能是胚胎發育過程中遷移異常導致的。異位的肝組織缺乏同正常肝臟一樣的血管和膽管系統,功能發育受阻,易導致肝腫瘤的發生,異位肝組織可以發生肝臟的各種良、惡性腫瘤。筆者復習文獻中的2例并結合本例,3例胰腺原發性肝癌均為中年男性,臨床上無特殊病史。

    ?

    B超表現為低回聲有包膜的腫塊;CT和MRI上,腫塊邊界清晰、富血供,腫塊密度和信號較為均勻,腫塊周圍胰腺組織和胰腺導管未見明顯異常改變。鑒別診斷上,病理分析首先需要同肝樣腺癌鑒別,其細胞組成較為復雜,包括導管、腺泡、內分泌成分,肝樣腺癌通常含有腺癌區和肝癌區及其過渡區。

    ?

    本例表現為由假包膜分割的肝細胞腫瘤區和正常胰腺組織區,腫瘤區成分單一,均為純肝細胞分化,由此可以同肝樣腺癌鑒別。影像表現上需要同胰腺常見的實性腫瘤(包括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腺泡細胞癌、實性假乳頭狀腫瘤等)鑒別。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通常為富血供腫瘤,邊界不清,無包膜,增強后強化方式多樣。腺泡細胞癌通常腫塊巨大、邊界清、有完整包膜,腫瘤內部可有旋渦狀、裂隙狀壞死,通常不伴有胰、膽管擴張,強化方式大多數為乏血供,在增強的動脈期和靜脈期均呈相對低密度改變。實性假乳頭狀腫瘤通常好發于青年女性,多數可見實性和囊性成分,常見內部出血和鈣化。盡管本例在影像上表現為具有包膜的富血供腫塊,同肝內的肝細胞癌相似,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但是確診仍然依賴于病理的形態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查。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