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三雕!吃“全谷物”改變代謝、腸道微生物和免疫反應
2月8日,在線發表于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雜志上題為“Substituting whole grains for refined grains in a 6-wk randomized trial favorably affects energy-balance metrics in healthy men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飲食中用全谷物(whole grains)替代細糧(refined grains)通過在消化過程中降低卡路里的保留以及加速新陳代謝增加了熱量損失。
先前,很多流行病學研究提出了攝入全谷物和高膳食纖維的健康益處,包括血糖控制等。然而,全谷物和纖維對體重管理是否是有益的一直存在爭議。這項新研究可能會幫助解釋為什么攝入全谷物對體重管理是有益的。
吃全谷物增加卡路里消耗
具體來說,研究小組進行了一項為期8周的隨機單盲比較研究,參與者是81名年齡在40歲到65歲之間的男性和女性。研究的前兩周,所有的參與者吃相同類型的食物。2周后,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吃全谷物或吃細糧的小組。研究期間,科學家們測量了參與者的體重、代謝率、血糖、糞便卡路里、饑餓和飽腹感。
結果發現,與吃細糧的人相比,吃全谷物的人由于靜息代謝率增加,且糞便能量損失更大,每天額外消耗近100卡路里。該研究的通訊作者Susan B. Roberts博士說:“吃全谷物的人額外消耗的卡路里相當于快步走30分鐘產生的作用。”
吃全谷物改善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反應
同日,一項相關的結果以“Substituting whole grains for refined grains in a 6-wk randomized trial has a modest effect on gut microbiota and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of healthy adults”為題發表在同一雜志上。研究結果顯示,吃全谷物能夠適度改善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以及某些免疫反應。
先前,科學家們推測,全谷物飲食是通過減少炎癥降低心臟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癥的風險。在這一研究中,研究小組分析了富含全谷物的飲食對免疫反應、炎癥反應、腸道微生物群以及排便頻率的影響。
腸道微生物群和短鏈脂肪酸被認為是健康的免疫和炎癥功能的重要貢獻者。為了弄清楚全谷物飲食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群,研究小組檢測了糞便中細菌的組成和短鏈脂肪酸的濃度。結果發現,吃全谷物的參與者糞便中產生短鏈脂肪酸的毛螺菌屬(Lachnospira)增加了,而促炎細菌Enterbacteriaceae減少了。
此外,研究中,血液樣本分析揭示了不同飲食的參與者在記憶T細胞水平和TNF-α產生上的差異。具體來說,吃全谷物導致了記憶T細胞水平增加,而吃細糧導致了TNF-α產生的降低。其它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未發生變化。不過,研究人員強調,這些差異并不大。
-
焦點事件
-
會議會展
-
項目成果
-
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