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支原體肺炎如何根治
豬流感(S1)是由正粘病毒科豬流感病毒(SIV)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以突發、咳嗽、呼吸困難、發熱、衰竭、迅速康復或死亡為特征。該病多發生在冬季或春季,氣候變化是主要誘因。可發生于各年齡和各品種豬,一年四季均可流行,發病率高達100%。已證明病毒能在鼻粘膜、扁桃體、氣管、支氣管淋巴結及肺臟中繁殖而肺臟是主要的靶器官。病毒感染后支氣管肺泡產生的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和白細胞介素,引起典型的全身性反應及肺部炎癥變化。目前我國豬群中主要流行的亞型有H1N1、H3N2、H9N2等亞型。
1 臨床癥狀
本病在潛伏1~3d后突發,豬群中多數豬同時出現癥狀,發病初期病豬體溫突然升高,可高達40℃~42.5℃,病豬表現為厭食或食欲廢絕,極度虛弱乃至虛脫。精神極度萎頓,常臥地,不愿走動,蜷縮、咳喘(清晨為甚)、多數病豬便秘呈球狀,尿少色濃;少數病豬臥地不起、不愿走動,如驅趕就發生陣發性咳嗽,其聲音似犬叫,呼吸急促,出現結膜炎、鼻炎、鼻腔分泌物及打噴嚏,腹式呼吸、陣發性咳嗽,張口并行腹式呼吸、觸及尖叫并出現全身陣發性震顫、極其衰弱。母豬流產或產弱仔。后期重病豬出現神經癥狀,四肢癱瘓,甚至驚厥死亡。
2 診斷要點
2.1 剖檢
單純豬流感的病理變化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的粘膜充血、腫脹,表面覆有粘稠的液體;小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內充滿泡沫樣滲出液、胸腔蓄積大量混有纖維素的漿液,病情較重的病例在肺胸膜與肋胸膜亦有纖維素附著。支氣管的大量滲出液伴有肺下部的萎陷,相連的支氣管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通常腫大,嚴重時出現纖維蛋白性胸膜炎。肺臟的病變常發生于尖葉,心葉、中間葉、隔葉的背部與基底部,與周圍組織有明顯的界限,顏色由紅至紫,塌陷、堅實,韌度似皮革。肺病變區膨脹不全、其周圍常有蒼白色的氣腫,并有許多出血點。
2.2 病毒分離
從疑似豬流感陽性病豬采集鼻腔拭子,氣管拭子,氣管,肺等組織。收集的棉拭子完全浸入含抗菌素的接種液,組織勻漿以含抗菌素的接種液稀釋為10~20%懸液,低速離心后取上清用于接種SPF雞胚。35、孵育,48~72h內收集尿囊液,檢測HA活性,陰性者重復2次接種,連續3次HA陰性,則判為SIV病毒分離陰性。對有血凝價的疑似樣品用豬流感標準分型血清進行瓊脂擴散和血凝抑制試驗,病毒分離物對陽性血清呈現陽性反應,則被認定為豬流感病毒分離陽性。
2.3 血凝抑制試驗(H1)
對血清抗體的診斷方法主要是檢測血清中的Ⅲ抗體,急性期血清在發病后7d內采集,恢復期血清在發病后2~4周采集。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較急性期呈現4或4倍以上升高有追溯診斷的意義。所用的診斷抗原一般有H1N1、H3N2、H5N1和H9N2亞型。
2.4 瓊脂擴散(AGP)和間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ELISA)
瓊脂擴散可以用來檢測抗原和抗體,間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中的抗體,均不能區分病毒或血清的亞型。
3 防治
3.1 預防
通過生物安全措施和免疫接種預防其發生。及時進行免疫接種能夠提供很好的保護力,但必須明確所發生流感的病毒亞型,有時需接種不同亞型的雙價苗。以全滅活豬流感病毒或其免疫蛋白(血凝素抗原和神經氨酸酶抗原)制成的豬流感疫苗,主要依靠產生血液抗體而提供保護。
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制的豬流感H1、H3亞型單價及H1-H3雙價滅活疫苗,安全、有效,對仔豬、育肥豬、母豬均具有免疫保護,能有效降低高熱、咳嗽、呼吸困難等,增加平均日增重,顯著改善飼料轉化率,有效預防和控制H1、H3亞型豬流感的擴散和蔓延。
3.2 治療
對豬流感目前沒有特異的治療方法,必須采取果斷的綜合性措施來降低其病死率。鹽酸金剛烷胺和鹽酸金剛乙胺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金剛烷胺對豬流感的防治效果隨用藥時間的不同而表現出差異,在感染的同時或在感染后1~3天用藥,豬群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在用藥豬群中會有散毒現象,并有抗藥性病毒株的出現。
①用百毒殺、強力消毒靈、碘力殺等消毒劑進行消毒,并將病豬隔離。②試用復方嗎啉胍片或復方金剛烷胺片和板藍根沖劑,抑制病毒繁殖,減少病毒傳播和排毒,用量根據豬的體重及藥品含量確定。③應用抗生素可防止或減輕細菌性并發或繼發感染;重癥病豬應服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品,同時給予止咳祛痰藥。如每1000千克飼料中加泰妙菌素35~50克,飼喂1周,或土霉素堿與磺胺二甲嘧啶混合拌料均有一定效果。用維生素C(500克/噸,拌料或飲水)可抗應激。④選用疫苗進行緊急免疫接種,縮短病程,減少病毒的傳播。⑤補充體液,如人工輸液或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和葡萄糖等。⑥中草藥:蘇葉100克、薄荷100克、藿香100克、荊芥100克、蒼術100克、防風100克、雙花120克、黃芪100克、甘草30克。該配方為100頭仔豬1天用量,連服2天。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