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Rosai-Dorfman病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 44 歲。面部、右下肢出現紅斑、結節 1 個月。患者自訴發病前 1 個月無明顯誘因面部、右 下肢出現紅斑、結節,無瘙癢、疼痛感,就診于當地醫 院,診斷為“寒冷性脂膜炎”,給予肝素鈉乳膏外用, 用藥后皮疹未見明顯好轉來本院診治。皮膚科情 況: 面部可見密集片狀大小的暗紅斑,期間散在黃豆 至蠶豆大小的丘疹、結節、斑塊,呈衛星簇狀分布,部 分融合,表面光滑,未見潰瘍( 圖 1 ~ 3) 。右大腿伸 側可見巴掌大不規則暗紅色腫塊,高出皮面,境界 清,表面不平,質地韌,腫塊表面可見膚色、暗紅色米 粒至黃豆大小丘疹、結節( 圖 4) 。患者既往無結核 病史,自發病以來無發熱、進行性消瘦、貧血等,精神 可,睡眠、飲食正常,二便正常。系統檢查: 一般情況好,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肝、脾肋下未觸及, 心肺聽診無異常。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尿常規、血 沉、肝、腎功能、抗核抗體、結核菌素試驗、女性腫瘤 標志物、感染性疾病篩查均未見異常。心電圖、胸部 X 線片、腹部彩超、泌尿系彩超均未見異常。特殊染 色: 抗酸、PAS、革蘭氏染色均陰性。皮損組織病理 示: ( 額頭) 皮膚組織,表皮萎縮變薄,真皮淺中層可 見彌漫分布的組織細胞浸潤,細胞形態多樣,核仁明 顯,其間可見局灶性中性粒細 胞及淋巴細 胞浸潤 ( 圖 5 ~ 6) 。免疫組 織化學示: CD68 ( + ) ,S-100 ( + ) ,CD1a( - ) ( 圖 7 ~8) 。診斷: 皮膚 Rosai-Dorfman 病。治療: 初期給予甲潑尼龍 40mg 口服,治療 1 個月后效果欠佳,之后停藥,改阿維 A 膠囊 2 粒口 服, 1 次/d,目前正在隨訪中。
圖 1 ~3 顏面部大小不一的暗紅、淡紅色丘疹、結節和斑塊,境界不清楚,形狀不規則,部分融合,表面光滑,無潰瘍; 圖 4 右大腿淡紅色紅斑,紅斑基礎上淡黃色丘疹、結節; 圖 5 皮損病理活檢示: 真皮內淡染及深染的結節樣分布 ( HE ×40) ; 圖 6 皮損病理活檢示: 真皮內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和少量嗜酸粒細胞呈彌漫性浸潤,細胞形態多樣,核仁明顯 ( HE ×100) ; 圖 7 免疫組織化學示: CD68 細胞核、胞漿陽性 ( ×100) ; 圖 8 免疫組織化學示: S-100 細胞核、胞漿陽性 ( ×100)
2 討論
巨淋巴結病性竇組織細胞增生癥 1969 年首先 由 Rosai 和 Dorfman 報告,又稱 Rosai-Dorfman 病,是 一種原因不明的特發性組織細胞增生性疾病[1]。 單純發生于皮膚的竇組織細胞增生癥稱為皮膚 Rosai-Dorfman 病( CRDD) ,其臨床表現多樣,常表現為 孤立或泛發的紅褐色丘疹和結節,邊界清楚,可融合 成浸潤性斑塊,也可呈玫瑰花樣、紅皮病樣、膿皰樣 或痤瘡樣皮損[2]。顏面、軀干、四肢等任何部位均 可發生,通常無自覺癥狀。皮膚 Rosai-Dorfman 病較 為罕見,國內最早是 1997 年楊國雄等報道 3 例[3], 以后直到 2003 年本病才開始為皮膚科醫師認識,報 道的例數逐漸增多。 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Scheel 等[4]提出本 病是一種特殊的感染過程,導致機體產生組織細胞 反應,以及由于免疫缺陷而形成的組織細胞蓄積,同 時在組織中發現人皰疹病毒 6 型( HHV-6 DNA) ,但 在皮損中未發現 HHV-6 DNA。還有人提出本病與 EB 病毒感染有關,但檢查中僅在部分患者血液中發 現 EB 病毒的感染,尚未在組織中獲得 EB 病毒感染 的證據。也有人推測可能為機體對未知感染物質的 反應或與免疫調節障礙有關[5]。本病組織病理特 點為特異性增生的組織細胞。超微結構檢查可見組 織細胞胞漿內吞噬數量不一、形態完整的淋巴細胞、 漿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此現象稱為伸入運動( emperioplesis) 或淋巴細胞吞噬作用( lymphocytophagocytosis) ,為本病的特有組織病理表現。本例患者組織 病理雖未能表現出伸入運動,但結合臨床表現及免 疫組織化學結果,符合本病的特點,故可明確診斷。 臨床上本病應與皮膚淋巴細胞浸潤癥、皮膚淋巴細 胞瘤、結節病、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等鑒別。結合組 織病理及免疫組織化學 S-100、CD68 陽性,CD1a 陰 性可與其鑒別。
據報道,本病預后較好,大多表現為良性過程, 多數患者經數月或數年后皮損可緩慢自行消退。治 療上,本病尚無特效療法,對各種抗生素、抗結核藥 物及抗腫瘤治療均無效,目前采用的均為實驗性治 療方法[6]。其他治療方法有化療、放療、糖皮質激 素、氨苯砜及沙利度胺等,治療效果不一。孫彩虹 等[7]報告應用阿維 A 和曲尼司特治療本病有效,但 其確切效果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本例患者給予甲潑尼龍 40mg 治療 1 個月后效 果仍欠佳,后改為阿維 A 膠囊口服,目前正在進一 步隨訪中。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