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委員:協力推動AIGC大模型綠色高質量發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29.shtm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正重塑甚至顛覆數字內容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是未來全面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成為Web3.0(即運行在區塊鏈技術上的去中心化互聯網)內容創造的新引擎。
“可以看到,當前我國的AIGC大模型發展仍存在知識產權、安全等方面的挑戰,應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全流程加快推動AIGC大模型綠色高質量發展。”2023年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
圖為陳曉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湖南工商大學 供圖
陳曉紅認為,AIGC大模型發展除了面臨新型版權侵權風險、技術濫用引發的新型違法犯罪和內生安全問題、算法歧視倫理問題等挑戰外,還存在模型訓練碳排放量大、環境影響大、關鍵核心技術儲備方面起步較晚等挑戰。
她建議,首先要強化政策引導,統籌法制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組織政產學研專家共同推進可信AIGC大模型生態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加快制定我國相關大模型技術標準與發展框架;開展針對技術創造類作品權屬認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定,明晰AIGC大模型的知識產權與數據權益保護規則,建立大模型產出物的內容審定和版權界定標準。
同時,要堅持包容審慎理念,統籌推進“技術”監管與“內容”治理,圍繞其合法合規應用和健康有序發展聯合制定公約、標準、指南、準則等行業制度規范,建立爭議解決、行業黑名單、危機應對聯動等行業自治機制。
在技術研發應用方面,陳曉紅建議聚焦AIGC大模型訓練開發的數據供給難題,加快合成數據產業發展,創立數據要素市場新賽道;根據“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專業管理”的原則,設立AIGC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組織發動國內知名高校、頭部企業、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建立協同創新聯盟,圍繞生成算法、預訓練模型、多模態技術等AI技術進行聯合攻關。
超前的新技術往往帶來科技倫理問題。陳曉紅表示,要建立算法模型全生命周期監管和保護機制,引入司法機構或市場監管總局作為監管主體,在算法模型整個生命周期中進行監管和保護;建立算法模型注冊及審查制度,通過算法注冊使算法倫理問題可溯源可追責;創新算法保護和倫理判別技術手段,結合區塊鏈完成算法模型注冊信息和關鍵參數上鏈,實現算法模型全生命周期保護和溯源。
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的復雜工程和長期任務。陳曉紅認為,應打造綠色低碳的AIGC模型;建立綠色AIGC獎勵機制,對做出重大貢獻的相關研究人員進行及時獎勵;鼓勵報告量化可比的碳排放、能耗、運行成本、訓練工作量等AIGC模型多維度信息,促使其更綠色、更包容。
-
會議會展
-
市場商機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