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特種設備安全 生產、使用單位責任監管規定

    2024.5.20

      特種設備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守好特種設備安全必須充分落實特種設備生產單位、使用單位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體系,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各方共同參與的格局。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落實使用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兩個規定”)自2023年5月5日正式施行以來,市場監管總局特種設備局加強督促調度和業務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部署落實,“兩個規定”有關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保障特種設備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責任落實不到位

      “兩個規定”應運而生

      近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水平不斷提高,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一些生產單位質量安全管控不到位,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得不到有效保障,導致部分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一些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安全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員缺失,無證作業、違章操作時有發生。

      從2022年情況來看,因使用、管理不當發生的特種設備事故超過70%,違章作業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由設備制造、維修檢修、安裝拆卸以及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質量安全缺陷導致的事故超過20%;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對生產環節監督檢驗發現的缺陷隱患超過50萬項,這些情況反映出企業主體責任落實還不到位。

      為推動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職責,規范安全管理人員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兩個規定”。這兩項規定是總局推動工作、壓實責任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體系,形成末端發力、終端見效的特種設備安全責任落實機制,提升特種設備安全風險防控能力。

      加強宣貫培訓

      完善配套制度

      “兩個規定”出臺后,總局特種設備局迅速動員部署,第一時間召開線上視頻會議、線下專題會議進行宣貫培訓,通過新聞發布會、一圖讀懂、專欄解讀等形式開展宣傳。組織各省級局特種設備處處長開展專題宣貫培訓,并赴企業現場觀摩實施情況。每周編制《落實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工作簡報》,交流各地經驗,促進規章實施,目前已印發37期。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均已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印發工作方案等方式對“兩個規定”落實工作進行部署。

      緊緊圍繞落實“兩個規定”,總局特種設備局將2023年確定為“特種設備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年”,印發專門方案進行部署,做好現行制度與“兩個規定”的有效銜接,確保規定有效落實,不增加企業負擔。在浙江省、安徽省、四川省同步開展“兩個規定”試點工作,指導試點地區制定“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相關配套文件模板,供企業參照使用。

      同時,組織修訂《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規則》《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等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細化安全總監和安全員的崗位設置、能力要求。組織編制《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質量安全總監和質量安全員考試指南》《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總監和安全員考試指南》,同步開展安全總監和安全員配套培訓教材和考試題庫的編寫工作。

      運用信息化手段

      推進工作取得成效

      現代社會,加強信息化運用是推進工作的有效途徑。總局特種設備局積極與總局信息中心溝通,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平臺”增加“主體責任”模塊,實現全國特種設備生產單位、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安全員配備信息歸集、查詢和展示功能。印發《關于開展安全總監等人員信息歸集工作的通知》,明確落實“兩個規定”數據歸集的具體內容和工作要求,建立全國特種設備數據歸集工作群,通過多種形式督促指導地方加快數據歸集工作。

      同時,督促指導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升級信息化系統,通過智慧手段督促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浙江省對“浙江特種設備在線”平臺升級改造,可網上開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并可在線開展人員培訓和考核工作。廣東省新建特種設備企業自主管理平臺,可實現責任落實、隱患排查、政企互動等功能。

      “兩個規定”施行以來,各地結合“特種設備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年”活動,大力宣貫部署,積極推動落實,取得良好成效。據統計,2023年全國共推動配備安全總監、安全員431.1萬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

      各地探索創新積累了好的經驗做法。如北京開發微信小程序,實現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人員信息“一碼填報”。上海組織116家行業領域內具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特種設備從業單位共同發起“百家企業共承諾”活動。江蘇每周通報各地市落實進展,對進度落后的加強指導。四川結合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加快清單制管理提檔升級。

      通過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水平明顯提升。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和相關事故71起,死亡69人。與2022年相比,事故數量減少37起、降幅34.26%,死亡人數減少32人、降幅31.68%。全年未發生重特大事故,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任重道遠。總局特種設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將加大對特種設備安全總監和安全員的考核力度,組織各地開展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和安全員的教育培訓,加強監督抽查和督促指導,進一步梳理總結典型經驗,研究解決短板不足,推動“兩個規定”落地生效,全力守好特種設備安全底線,為高質量發展持續營造良好安全環境。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