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太空旅程從33天到6個月……數說中國空間站

    2021.12.31


    空間站建設和載人航天活動是2021年的重頭戲。在這一年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正式進入到第三步——空間站階段。

    下面通過一組數據來回顧一下中國空間站在這一年里展現的成就。

    2021年4月29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成為我國目前最大最復雜的航天器。天和核心艙長16.6米,最寬處直徑4.2米,內部空間約50立方米,重量達22.5噸,是此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2倍多,目前形成了一艙三船的空間站組合體。

    現在,天和核心艙可滿足3名航天員的生活工作需求,未來對接了實驗艙之后,兩批飛行乘組可以實現在軌交接班,屆時將有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駐留。

    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天舟二號、神舟十二號、天舟三號和神舟十三號先后發射入軌,與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交會對接的用時從以往的2天左右,大幅縮短至6.5個小時,航天員可以在發射當天就順利入駐空間站。

    此前,中國航天員的太空旅程最長為33天。進入空間站階段后,航天員在軌駐留的時間大大增長。首批進駐空間站的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在軌駐留長達3個月,目前正在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計劃駐留時間為6個月,這也是空間站運營期間航天員常態化的駐留周期。

    航天員在軌期間,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空間出艙活動。此前,在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中,航天員翟志剛作為首位太空出艙的中國航天員,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而在空間站階段,目前已完成的4次出艙活動,每次時間均長達六七個小時。足夠充裕的出艙時間,為航天員有效完成既定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1999年到2020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21年里共實施了16次發射任務。2021年僅一年時間內,就實施了5次發射任務。高密度的發射,為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工程穩步推進奠定了基礎。



    推薦
    熱點排行
    一周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