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個體化診療方案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3月24日,中華醫學會發布 2022 年中華醫學科技獎獲獎項目名單。記者獲悉,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孫穎和唐玲瓏牽頭完成的“鼻咽癌個體化診療方案的創立與推廣應用”研究成果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學技術一等獎。該項目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獨立完成,也是馬駿、孫穎團隊繼2007年、2014年后,第三次獲得該獎項。
我國鼻咽癌每年新發病例數占全球47%,其中中晚期患者占70%以上。研究團隊圍繞提高鼻咽癌療效的關鍵技術難題,取得獨立知識產權技術突破,所有研究均在國內完成,最后或唯一通訊作者均為項目組成員。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中國科協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及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記者了解到,該項研究取得三個重要突破:一是建立了“臨床分期聯合EBV DNA分子指標”精準預測預后的新標準;二是首創了“縮小頸部放射范圍”可量化、導航式、個體化的新技術;三是創立了“放療前,吉西他濱+順鉑 ”高效、低毒的化療聯合放療新方案,將中晚期鼻咽癌生存率提高了8%,嚴重化療毒副作用降低了10%。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每年治療的鼻咽癌超過5000例,居世界首位。其研究成果在北京協和醫院和解放軍總醫院(301)等國內132家(包括港澳臺)、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及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等國外19家知名醫院推廣應用,預計受益患者達4.5萬人/年。
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馬駿、孫穎作為主席,牽頭制定了《中國-美國臨床腫瘤學會鼻咽癌臨床診治國際指南》,這是醫學領域內首個由中國學者牽頭、聯合美國學術組織合作制定的國際循證指南。馬駿還擔任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全體大會亞洲唯一一位評審委員。
-
科技前沿
-
項目成果
-
科技前沿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項目成果